陈志维

陈志维,男,汉族。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佛山市中医院骨科。在各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并获多项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姓名
性别
民族
临床职称
教学职称
执业地点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骨关节损伤、骨科危重病、疑难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关节病、软组织损伤、先天性或外伤性畸形等疾病,关节内骨折,邻近关节骨折、骨折合并脱位及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的闭合。
工作经历
2005年-2012年,任佛山市中医院院长。
现就职于佛山市中医院骨科。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
学术思想
他认为痰湿之邪是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强调治病求本,主张从痰湿方面论治伤科杂病,疗效独到。他对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小儿股骨头坏死、骨髓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多种骨、关节疾患灵活运用化痰通络、利湿通络、健脾除痰、运脾渗湿、温脾利湿、温肾除痰等多种方法,遣方用药多以经典方化裁,配合外用药熏洗或外敷以及手法推拿等。他将繁杂的证候概括于气、血、痰、湿之中,进而设置调治的基本方随证加减施治,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伤科杂病论治,深受诸多医家的推崇。
科研成果
在各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还主持和参与了“正骨十四法的临床应用”、“外用伤科黄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并获多项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此外,还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开展正骨手法三维虚拟教学系统的数字化研究。
获奖情况
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此外,还曾荣获“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中国医院文化管理特殊贡献人物”、“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佛山市“卫生科技先进工作者”、佛山市卫生系统“市十佳医生”等称号。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中华中医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
佛山市医学会副会长
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
出版著作
编写了《陈渭良骨伤科临证精要》、《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专著,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写并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临床诊治》骨伤科部分的主要撰写人。
主要论文
1.刘波,陈志维,黄若景,丁玲,郭晓辉.麝桂通络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中药材,2015,38(06):1337-1338.
2.郭晓辉,陈志维.肾命学说与骨病治疗的相关性[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07):1332-1333.
3.傅强,陈志维,陈逊文,陈渭良.折顶手法生物力学模式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03):315-316.
4.陈志维,李祖荣,李逸群.单边加半环支架外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113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3,(01):48.
5.傅强,陈志维,卢绍燊,刘效仿.Orthofix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J].中国骨伤,2002,(09):46-47.
6.陈志维,李逸群,劳永锵.正骨十四法配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J].湖北中医杂志,2002,(09):47.
7.傅强,陈志维,陈逊文,曹海伟,钟广玲,刘效仿.双能X线对桡骨下端骨折愈合的定量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03):215-217.
8.陈逊文,陈志维,陈渭良.微创髓腔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9,(04):30.
9.张兆华,陈志维.“纵轴挤迫法”治疗骨折迟缓愈合45例[J].实用医学杂志,1999,(07):86-87.
10.柯扬,李汉民,陈志维,郭跃明.有限接触自动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附110例病例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03):52-53.
传承图谱
陈志维→李逸群、罗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