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龙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隋龙,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妇产科学会感染协作组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常委。
姓名
性别
临床职称
教学职称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各种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纵隔等。
工作经历
1987年09月-2003年03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妇产科工作。
科研成果
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还多次获得全国性和上海市优秀论文奖,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其中:
2010年-2013年,承担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课题项目“光动力干预HPV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2011年11月-2014年09月,承担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产学研医合作项目“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防粘连临床研究”。
2013年01月-2013年12月,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TLRs/NO 途径在高危型HPV 感染宫颈局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2013年06月-2016年06月,承担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课题项目“宫腔粘连的宫腔镜诊疗新策略研究”。
2014年06月-2017年05月,承担上海市市级医院适宜技术项目“双极射频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研究及推广”。
主持研究的“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的周期性变化及其调节”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医疗科技奖三等奖。
主持研究的“改良的抑制素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医疗成果奖三等奖。
此外,还研制新药(归红调经胶囊)一种,用于痛经的治疗。
获奖情况
获第五届“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
学术兼职
中华妇产科学会感染协作组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常委
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妇产科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激光医学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妇产科学会青年委员、感染学组组长
上海市激光学会理事
上海市感染与化疗学会委员
出版著作
主要论文
1.郭罗培,隋龙.TGF-β在宫腔粘连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27(05):394-396.
2.郑芳媛,周毓青,隋龙,任芸芸,戴蓓蓓,林如.三维超声对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指标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14(02):127-133.
3.隋龙,陈丽梅.阴道上皮内瘤变复发临床诊治策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11):1057-1060.
4.曹远奎,隋龙.中草药在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10):19-22.
5.高蜀君,隋龙.宫腔病变与不孕症的关系及诊治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6,35(03):237-240.
6.江宁红,隋龙.TLR4/iNOS信号通路在宫颈癌局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05):338-341.
7.肖晶晶,隋龙.TOLL样受体和NO在HPV感染宫颈局部免疫调节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09):755-757.
8.余竑敏,苏婷婷,隋龙.加德纳菌生物膜在难治性细菌性阴道病中的研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1(03):267-271.
9.任佳玢,隋龙.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实时定量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03):205-208.
10.任佳玢,隋龙,汪清,陈敏,周先荣.宫颈微小浸润癌合并妊娠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04):311-312.
.2f2b33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