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栋
张栋,男,汉族,北京人。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至今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
姓名
性别
民族
籍贯
出生日期
专业
临床职称
毕业院校
执业地点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针灸神经系统疾病、面瘫、偏头痛、消化系统疾病等。
教育经历
1982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
工作经历
1982年12月至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
研究方向
以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医学成像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以中医理论、针灸作用原理、经络穴位特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所从事的针灸对血管的调控作用、针灸对内脏的调控作用、针灸对机体的升温效应、经络穴位的温度特性、红外热像技术和荧光成像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针灸诊疗仪器研发等研究在国内外具有特色和影响。首次将多种最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如活体荧光成像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等引进到中医针灸、经络穴位的研究中,创建了多种实验方法和诊断评价方法,从事的多项课题为原创性研究,提出多项新的学说和假说。
学术思想
1、坚守现代科学技术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重要工具的学术思想,在张栋所从事的研究课题中,将多项先进医学成像技术首次引进到针灸研究中,得到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也是其本人对针灸基础研究的重要贡献。1986年起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针灸的作用原理,经络穴位的温度特性,针灸的效应,一些疾病的诊断等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对引领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针灸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做出了一定贡献。2004年创建了内脏(胃脏、肝脏、肠道等)激光血流成像显示法,并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进行了针灸对内脏和体表血流灌注影响的研究。2009年首次将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引进到针灸研究中,应用活体荧光成像仪成功地显示了动物活体上针灸内脏效应的荧光成像,并在英国Nature杂志出版集团的《ScientificReport》发表了研究论文;2014年首次引进高光谱成像技术对艾灸灸材燃烧的光谱特征,和针灸效应在体表的光谱变化特点进行光谱成像的显示和分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中医针灸应用做出了贡献。
2、2004年开创性地提出:病理状态下对经络和穴位的研究是发现经穴性质的重要途径和研究方向的学术思想。2002年张栋课题组发现并报道,内脏病变可以引起相关经脉和穴位产生温度升高的现象,在胆囊炎动物模型上发现循胆经皮部出现高温线(带)现象。2004年该课题组又报道了在心包炎动物模型上发现心俞穴区域高温反应现象。据此,其本人在“张栋等:内脏病变(心包炎)体表循经温度反应的红外热像图显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52”论文中指出:“循经(穴)高温现象又证明了这一点,这种只有在受到一定外加刺激才能显现的现象,可能正是众多经络现象的普遍规律和特征。因此,它提醒我们注意,寻找经络现象,探讨经络实质,研究经络现象产生的机制应当在病理状态下进行。目前常采用的通过传统走行画线,并在该线上寻找经络特异性的做法是一种盲目的和不正确的方式,也许正是这种体表画线找经络的方法,导致了目前经络研究尚无可靠结论的结果。对此,我们建议将经络研究的重点放在“病理状态下的经络现象与实质”方面,这样可以更快地得出最佳研究结果”,明确指出了病理状态下研究经络穴位的重要意义。
3、首次提出“中医藏象学说具有胚胎学依据”学说:对胚胎发生时期的卵黄囊、肾、心、肺、脑等内脏,口、鼻、眼、舌等器官的生成和衍变进行追踪,并与《黄帝内经》中脾、肾、心、脑的概念和功能、五脏的开窍等藏象学说的有关论述进行对照分析后发现:因发生来源相同而形成同一脏腑体系,因发生时间相同或胚胎时期位置关系紧密而形成五脏与器官的开窍关系,这即是脏腑系统形成的发生学原理,藏象学说具有胚胎学依据。并提出“藏象经络发育追踪研究方法”,即追踪脏腑的发生来源和它们之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建立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发现藏象学说的科学依据和内涵以及经络的实质,发现更多的生命奥秘。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包括Nature集团的Scientific Report、Am J Chin Med、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Lasers Med Sci等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H指数28,G指数40。获国家专利8项,获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国家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和国家攀登(支撑)计划分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多项,院级成果多项。
1、针灸的血管调控作用机制研究(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获奖项目本着“肯定现象,阐明机制,创新技术、指导临床”的研究思路,全面、系统地开展了针灸血管调控作用从效应到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研究得到以下系列成果:
(1)针刺可有效提高针刺穴位局部和针刺穴位临近部位微循环血流量。
(2)通过针灸“合谷—面部”、“足三里—胃”、“太冲—肝”和“劳宫—脑”的血管效应观察,发现针灸的血管调控存也存在穴位相对特异性作用,针灸穴位的相关靶器官的微循环显著增加,针灸井穴可以产生更强的脑血管调控作用。
(3)针灸刺激以穴位局部的躯体神经和血管壁交感神经为主要传入途径,受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双重调节,M1、α、β受体参与,产生交感神经抑制为主的效应。针灸引起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如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等的释放,NPY、谷氨酸、天冬氨酸等释放,致使血流灌注增加,是针灸血管调节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4)针灸引起一氧化氮,前列环素,5羟色胺等分泌增加;内皮素,血栓素等分泌减少,致使血流灌注增加,是针灸调控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物调节机制。
(5)针灸后肥大细胞向穴区迁移、募集和脱颗粒增加,穴区组织胺、P物质浓度升高,致使血管扩张、血流灌注增加,是针灸触发的肥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网络血管调节机制。
(6)揭示了针灸“通经脉,调血气”作用的科学实质,提出了“调血气”是针灸治疗疾病和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共同作用基础之一。
(7)创建了激光内脏血流灌注显示、大脑皮层热像显示多项方法和多项专利技术,对于揭示针灸内脏血管效应做出贡献,丰富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技术方法。
2、“大脑皮层红外热像显示方法的创建与针灸研究的应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华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创建了大脑皮层红外热像显示法(Cortical Infrared Thermography—CIT),将大脑皮层的温度以图像的形式显示,首次得到大脑皮层的温度分布图像和温度图谱;并观察到针刺后大脑皮层的温度反应范围和强度,电针不同的穴位在皮层有不同的投射点和反应区。该方法的建立为脑研究和针灸的中枢作用机制研究增加了新的研究手段。
3、“红外热像图用于面瘫的诊断和针灸治疗面瘫选穴的研究”,首次将先进的红外热像技术用于面瘫诊断和针灸治疗的评价中。应用热像技术对面瘫检测发现,面瘫患者面部病变侧与健康侧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并且与病变程度相关。据此创建了红外热像图面瘫诊断评价方法和热像图针灸疗效评价方法,并创建“面瘫红外热像图针灸选穴方法”,研发了红外热像针灸选穴诊断仪。上述方法和仪器在针灸临床应用可以比以往常规选穴方法“选穴少,疗程缩短,针灸疗效提高”。本研究是现代医学成象技术与传统针灸成功结合的范例。
4、“针灸效应和经穴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研究”(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本方向的研究是本实验室在国内开展较长、系统和较全面的科研工作,发表数十篇论文,获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研究包括几大方面:
(1)“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红外热像图显示研究:热补和凉泻手法引起机体1-3.1℃的升降温变化,热补和凉泻针灸手法产生的机体温度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2)不同针灸方法针灸效应强弱比较的红外热像图研究:使用热像技术的实验观察显示,电针和手捻针的效果存在差异,电针的升温效果强于手捻针。
(3)穴位相对特异性研究:针灸合谷穴对面口部位可以产生较强的升温效应;针灸光明穴对目区的作用显著,用其治疗眼睛疾病疗效较好;研究结果说明,说明中医“面口合谷收”和针灸的取穴原则具有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意义。
(4)经络温度特异性研究:经脉存在温度特异性现象,针灸可以增加循经高温线的出现率,该现象的显示有助于经络实质的揭示。
(5)穴位温度特异性的研究和应用:穴位部位存在高温特性,特别是相关疾病时穴区高温现象出现,利用该特性选择针灸治疗的穴位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疗效。
(6)经穴-内脏相关的红外热像图研究:内脏病变可以引起相关经脉和穴位产生温度升高,在胆囊炎动物模型上发现循胆经皮部出现高温线(带)现象,该现象的发现说明了经穴—脏腑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同时也是对现代医学牵涉痛和海氏带理论的补充。
5、创建了内脏(胃脏、肝脏、肠道等)激光血流成像显示法,并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进行了针灸对内脏(胃脏、肝脏)、对体表血流灌注影响的研究,观察到不论是针刺,还是电针,或是艾灸,都能引起机体血流灌注的增加。
6、首次将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引进到针灸研究中,应用活体荧光成像仪在针灸后的肝脏对吲哚菁绿代谢活动进行研究,成功地显示了针灸调节吲哚菁绿在肝脏代谢的活体荧光图像,深入了解到针灸通过对血管调控改变肝细胞代谢的作用机制,并在《ScientificReport》发表了研究论文。
7、首次引进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灸材燃烧的光谱特征,和针灸效应在体表的光谱变化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中医针灸应用做出了贡献。
8、“红外热像运动康复评价方法的创建”: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对运动训练效果进行检测的结果发现,运动强度与机体肌肉组织产热和代谢具有正相关关系,运动量大小与体表温度增加多少直接相关。该方法的建立是红外热像技术首次应用于运动训练效果的评定。
9、研发多种中医、针灸诊疗仪器,如“红外热像针灸诊断选穴仪”,LED针灸穴位治疗仪,基于穴位温热和电刺激的中医康复训练设备等,为中医针灸客观化和现代化增添新的有效诊疗设备。
获奖情况
1、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针灸的血管调控作用和刺井疗法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
2、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针灸升温效应和经穴温度特性客观显示及机制与应用研究”。
3、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大脑皮层红外热像显示法的创建及其对皮层针灸效应显示的研究”。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医学热像技术在面瘫针刺治疗及疗效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学术兼职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中国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主要论文
1.张栋.藏象学说的胚胎发生学依据[J].中医杂志,2018,59(10):811-815.
2.Dong Zhang, Xiao-jing Song, Shun-yue Li, Shu-you Wang, Bing-jun Chen, Xiao-Dong Bai,Li-mei Tang. Evaluation of liver function and electroacupuncture efficacy of animals with alcoholic liver injury by the novel imaging methods. Sci Rep. 2016; 6:30119.
3.Xiao-jingSong,Shu-youWang,Yin-longLi,DongZhang*.Analysis of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Pure Moxa Stick Burning by Hyperspectral Imaging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Volume 2016, Article ID 1057878.
4.李顺月,宋晓晶,王淑友,张栋.能量代谢仪系统在针灸干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12):2159-2164.
5.Shu-youWang, Dong Zhang*, Li-mei Tang, Shun-yue Li, MeiWen,Xiao-jingSong.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t ‘‘Zusanli’’ Acupointon Hepatic NO Release and Blood Perfusion in Mice.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 Article ID826805.
6. Dong Zhang, Yin-long Li, Shu-you Wang, Xiao-dong Bai, Xiao-jing Song, Shun-yue Li. A Pilot Study on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y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ique.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Volume 2014, Article ID 135212.
7.张栋,李荫龙,王淑友,白晓东,李顺月,宋晓晶.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人体面部和手掌的成像及光谱分析[J].激光生物学报,2014,23(04):301-307.
8.张栋,王淑友,李顺月,唐丽梅,马慧敏,白晓东.电针对肝脏吲哚菁绿代谢的影响:活体荧光成像技术[J].中国针灸,2013,33(10):919-923.
9.Dong Z, Shun-Yue L, Shu-You W, Hui-Min M.Evaluation of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for Blood Perfusion of Stomach by Laser Doppler Blood Perfusion Imaging.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1:969231. doi: 10.1093.
10.宋晓晶,张栋。针刺合谷与光明穴在面部的红外热像显示研究。 中国针灸。2010;30(1):51-54
11.张栋,王淑友,马惠敏,李顺月,屈箫箫.红外热像监测和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的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10):888-891+861.
12.Zhang Dong. A Method of Selecting Acupoints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y Thermography. Am J Chin Med. 2007;35(6):967-975.
13.张栋,李顺月,王淑友,马慧敏.胃缺血和再灌注时胃表面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的显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26(1):60-63.
14.Zhang D, Li S, Wang S, Ma H.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 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 with laser Doppler blood perfusion imaging. Lasers Med Sci. 2006;21(4):224-228.
15.张栋,马惠敏,李顺月,王淑友.内脏器官激光多谱勒血流灌注图象的显示[J].中国微循环,2006(02):147-149+162.
16.张栋,李顺月,王淑友,马惠敏。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探讨针灸作用原理的初步研究。中国针灸,2004,24(7):499-502.
17.张栋,王淑友,马惠敏,叶燕燕,朱元根.内脏病变(心包炎)体表循经温度反应的红外热像图显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07):52-54.
18.张栋.针灸原理和经络研究中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J].中国针灸,2004(01):38-43.
19.Zhang Dong, Wang Shuyou, Fu Weixing. Images displaying of cortical temperature in cats. Chin Med J 2002; 115(11):1670-1674.
20.Zhang Dong,Wang Shuyou,Ma Huimin,Ye Yanyan,Zhu Yuangen. Infrared thermoimages display of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reaction in experimental cholecystit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2; 8(2):323-327.
21.张栋,王淑友,马惠敏,叶燕燕,朱元根.α受体阻滞对胆囊炎模型循经高温线影响的红外热像图研究[J].中国针灸,2002(11):25-28.
22.张栋,付卫星,叶燕燕,王淑友,马惠敏,朱元根。实验性胆囊炎家兔体表循经高温线显示。上海针灸杂志;2001。20(1):42-43
23.张栋,付卫星,王淑友,马惠敏,王援朝.不同针灸方法诱发循经高温线现象的比较[J].中国针灸,2000(06):29-33.
24.张栋,薛立功,魏正岫,高惠合,唐洁人,张祖萍,温宝珠.面部皮肤温度与面部血流量关系的对照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01):81-85.
25.Zhang Dong, Wang Shuyou, Fu Weixi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Evaluation of Electeo-Acupuncture Effect by Cortical Infrared Thermography. Chin J Integr Med. 1998:4(4):286-289.
26.张栋,王淑友,付卫星.大脑皮质の赤外线サーモグラフ标试によゐ电针效果の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日文版).1997,8(2):42-45.
27.张栋,王淑友,付卫星.皮层红外热像显示法用于电针效应初步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224-226.
28.张栋,付卫星,王淑友,魏正岫,王凤玲.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针刺研究;1996,21(3):63-67.
29.张栋,高惠合,温宝珠,魏正岫.面瘫与面部温度对称性关系的热像图研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6,4(3):171-173.
30.张栋。红外热像方法在针灸和经络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9):551-554
31张栋,魏正岫,王凤玲,温宝珠,高惠合。红外热像图用于面瘫针刺治疗方案的确定——附60例热像图选穴长期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2,12(4):33-35
32.Zhang Dong,Meng Jing-bi,Gao Hui-he,Wen Bao-zhu,Xue Li-gong,Chen Nai-ming.Effects of the Heat-tonification method o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body observed by infra-red thermography.J Tradit Chin Med.1990,10(1):36-41
33.张栋,孟竞璧,高惠合,温宝珠,魏正岫,常宝琪,陈乃明,王德凤.经络温度特性的客观显示——针灸后循经温度变化的红外热像图表现.自然杂志;1989,12(11):845-846.
34.张栋,高惠合,温宝珠,彭悦,魏正岫.“面口合谷收”的红外热像图的验证.中国医药学报;1989,4(1):31-34.
35.张栋,李志超,李捷,石惠,赵舜华,杜鹃.经穴生物物理学的一个新特性——电振荡现象初探.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10(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