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厚山

吕厚山,男,汉族。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兼任中华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委员。
姓名
性别
民族
籍贯
出生日期
专业
临床职称
教学职称
毕业院校
执业地点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所致关节疾患。
教育经历
1964年9月-1970年8月,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
1973年3月-1973年9月,在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成形外科进修。
1973年10月-1974年4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进修。
1984年12月-1986年10月,在美国阿里桑那凤凰城St.Luke医学中心关节炎中心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0年4月-1998年10月,任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1991年12月,任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
1998年10月-2006年4月,任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2000年3月,任北京医科大学关节病研究所所长。
曾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教研室主任。
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核心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863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其中:
主持研究的“国产可吸收聚酚胺类高分子聚合物接骨器件临床应用”荣获深圳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8年,主持研究“风湿性疾病患者多关节严重畸形的人工关节置换”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主持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主持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风湿病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常规,率先在国内开展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率先对严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展开一侧髋膝或髋膝踝三关节同时置换术,率先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性髋关节炎和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此外,还率先完成了新一代国产膝关节假体和配套器械的研制和开发。
获奖情况
1992年,获得卫生部优秀回国人员奖。
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2年,获得北京市突出科技人员奖。
学术兼职
中华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
中华骨科学会委员
亚太人工关节学会理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
第六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学科评审专家
1973年1月-1973年2月,任四川甘孜地震医疗队队员。
1975年1月-1975年2月,任辽宁海城地震医疗队副队长。
1976年7月-1976年9月,任唐山地震医疗队副队长。
出版著作
主编了国内第一部人工关节外科学专著《人工关节外科学》,并参与编写《风湿病学》、《现代骨科诊疗手册》等著作。
主要论文
1.吕厚山.做好准备迎接面临的严峻挑战[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06):673-675.
2.吕厚山.关节置换手术的利弊权衡——一名关节外科老大夫的感悟[J].中国骨伤,2009,22(06):405-406.
3.吕厚山.当前膝关节置换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献给年轻的同道们[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7(04):193-196.
4.吕厚山.骨关节炎的基本治疗与药物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7(09):3-5.
5.吕厚山,李虎,关振鹏,孙铁铮,袁燕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畸形[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06):405-408.
6.吕厚山.努力推动我国髋、膝关节修复重建事业的发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06):589.
7.吕厚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我国人工关节外科的健康发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5(20):5-6.
8.吕厚山,关振鹏,周殿阁,袁燕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J].中华外科杂志,2005(20):13-16.
9.吕厚山,孙铁铮,刘忠厚.骨关节炎的诊治与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01):16-31+69.
10.吕厚山.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进展和现状[J].中华外科杂志,2004(01):26-29.
11.吕厚山.骨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06):12-13.
12.吕厚山,王东.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近端倾斜型骨缺损的重建[J].中华骨科杂志,2003(08):21-24.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