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王毅刚

王毅刚,男,四川省内江人。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现就职于重庆中医院。是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姓名

王毅刚

性别

籍贯

四川省

出生日期

1948年

专业

中医系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毕业院校

南京中医学院

执业地点

重庆市中医院

诊治范围

擅长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顽固性脉痹痛症等疑难杂症。

教育经历

1977年-1982年,就读于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本科。

工作经历

2012年,被聘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

学术思想

王老崇尚穴法的思想与临床经验突出其中。其书,未过多地介绍深奥复杂的针灸经络的理论,而是径直介绍各种常见病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辅以图解,强调穴与技法的结合运用。每病治疗,其未尽之意,又在“临床治疗要领”中加以说明和补充,使前后连贯,一气呵成。得穴即已得法,按病施治,便可取效,十分简捷实用。

一、祟尚穴法,注重实效。穴法派推广使用手指同身寸简便取穴法,并十分重视以体表标志、动作标志来提高取穴的准确性。从常用穴所在的部位看,大多取易于操作的头面及四肢肘膝以下穴位。以病痛主治为中心临床思辨方法。讲究“穴对”以及注重阿是穴和奇穴的应用等。针刺技法的特点多用透穴针法和倡导平补平泻的补泻观,并使操作程式化,强调平补平泻观的核心在于得气和维持得气状态。

二、巧施针术,务在气行。提出针刺补泻手法虚实概念有异化的观点,主张针刺技法要领务在气行,总结了促使“得气”和促使传导的“导气四法”、“动留针术”等实用技术。

三、重视得气,针法执简,喜用平补平泻。王老在《上海针灸杂志》发表“论金明时代复式针刺手法的争鸣”一文,全面介绍四种得气针法。四种针法的技术操作十分简单实用,包括:倒针朝病,即今针尖朝向法;按压法,既今押手前后法;左右捻转法,即在针刺得气基础上,以向左或向右捻转针来促使针感传导;循切导气,在针刺得气后,从穴位处向病变部位方向施以爪切指循。

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中医主要学术刊物及学术大会上发表和交流论文40余篇,编著出版中医针灸临床专著两部,参编三部(两部为编委,一部为副主编),编审著作两部,获得四项科技成果奖和一项专利。

学术兼职

中国针灸学会器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针灸学会理事、副会长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顾问

重庆市残疾人康复基金会康复医学会理事

《中国方剂学杂志》编委

《实用中医药杂志》编委

《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编委

出版著作

主编《实用中医禁忌学》,参编《重庆中医急症55年(1950-2004)》、《当代针灸临床治验精粹》、《针灸临证集验》、《脑梗死》一书再版、《小穴位 大作为》、《王柏岳医学全集》。

主要论文

1.乔秀兰,靳文学,苟春雁,李梦,王毅刚.王毅刚针灸疗法治疗老年面瘫患者的疗效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9):4861-4862.

2.乔秀兰,王毅刚.王毅刚主任中医师“动留针术”治疗妊娠合并尿路结石所致腹痛穴法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08):1521-1522.

3.李梦,苟春雁,王毅刚.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5,44(10):1343-1344+1346.

4.苟春雁,李梦,乔秀兰,应坚,王毅刚.王毅刚主任中医师细艾条灼灸临床穴法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1):88+98.

5.李梦,苟春雁,王毅刚.针刺加细灸条着肤灸治疗带状疱疹62例临床疗效观察(英文)[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4,24(02):15-18+24.

6.李梦,苟春雁,吴李莉,王毅刚.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07):1261-1263.

7.李梦,苟春雁,唐国良,王毅刚.针刺加细灸条着肤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01):98-100.

8.刘渝波,王毅刚.《肘后备急方》针方学术特点与针灸穴法的源起[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02):111-113.

9.吴桂华,熊传榘,曾定伦,王毅刚,成建国,张洪雷,谢惠,黎芸.苗药“血藤”豆科品种考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01):26-28.

10.王毅刚.《针灸甲乙经校释》对皇甫谧自序中“其他”校改的商榷[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05):313-314.

11.王毅刚,田丰伟,王竹行.《内经》针刺补泻手法对“气至”现象的利用与控制[J].针灸临床杂志,2004(03):4-6+3.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