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涛

王孝涛(1928.6—),男,汉族,浙江省平阳人。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药炮制学科的奠基人,出身于医药之家,1951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药科,1954年调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从事生药学和中药炮制学研究工作60余年,曾任中药炮制研究室主任。为全国第一、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姓名
性别
民族
籍贯
出生日期
专业
教学职称
毕业院校
教育经历
1951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药科(现浙江医科大学药学院),毕业后在叶三多、楼之岑等教授的指导下工作,同时系统学习中医药理论和本草学。
工作经历
1951年在浙江医学院药科毕业后,在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药研究所工作。
1954年调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后在中药研究所工作,曾任中药炮制研究室主任。
研究方向
从事中药饮片炮制和道地药材质量科研工作,进行炮制沿革、原理、工艺及饮片质量标准等系统研究。
学术思想
王孝涛曾提出“中药采制控制论”和“中药炮制制(解)毒增效论”,认为中医药科研工作应以中医药传统理论为指导,在继承中医药理论和中药传统生产、制药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用药特点,运用传统和现代的科学方法,对道地药材的品种质量和中药制药传统工艺等进行系统多学科综合研究,阐明其基本科学原理,改进传统制药工艺和设备,推进中药传统制药技术向工业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从而提高和丰富了中药和中药制药技术等科学的学术水平,为中药炮制科研起到了导向作用。
科研成果
首次澄清了国产当归、甘草的品种等问题,为开展道地药材品种、生产、质量的规范化研究积累科学资料。国产当归、甘草的品种学名被自1963年后的各版《中国药典》所收载。
他是中药炮制学科的莫基人,为创建和完善中药炮制学科和实现传统炮制技术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中药炮炙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历代炮制法汇典》等是将近400年来师徒间世代口传心授传承的炮制技术经验总结为文字资料,为炮制技术传承和科研打下了基础。
在较全面继承整理古今中药炮制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毒性中药炮制的科学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天南星科的常用中药半夏、白附子、天南星等进行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化学、炮制药理以及临床验证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优选制订了清半夏、法半夏、制白附子、制天南星等炮制新工艺和其饮片的质量标准。
获奖情况
1、主持或参加的毒性中药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商陆、芫花、青木香等炮制研究的国家和部局级课题获部局级奖9项,院级奖11项。
2、编撰出版中药炮制专著,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1项,院级奖2项,全国首届优秀医史文献图书银奖1项。
3、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表彰证书。
4、1991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5、1994、2000年获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颁发的“为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了贡献”荣誉证书。
6、1992、1993、1995、2003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颁发的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
7、2009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曾任:
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
国家药典委员会第四、五、六、七届委员
国家秘密技术审查专家组专家
国家中医药局中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名誉主任
中国药学会理事
中国民间中医药协会理事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医杂志》特约编委
《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学杂志》等杂志编委、顾问
多次为“中药炮制师资班”、“西药学习中药班”、“中医中药班”及国际进修生讲授中药炮制学,1981年应邀赴日本讲授中药炮制学,受到国际好评。
出版著作
1、王孝涛.王孝涛中药学论文选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王孝涛.中药饮片炮制与临床组方[M].金盾出版社, 2010.
3、王孝涛.中药饮片炮制与临床组方述要[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4、王孝涛, 程明, 蒙光容.简明中药饮片炮制与应用[M].金盾出版社, 2002.
5、王孝涛.中药采制与炮制技术[M].华夏出版社, 2000.
6、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7、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8、王孝涛.中药饮片炮制述要[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9、王孝涛.中药饮片炮制与应用 参考提纲[M].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资料室, 1978.
10、赵燏黄,步毓芝,王孝涛等.药用黄耆本草学及生药学的研究[M].科学出版社, 1959.
主要论文
1.王孝涛,曹晖,王一目.实现中药现代化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02):95-97.
2.王孝涛.加强中药市场信息调研 促进中药价格的平稳[J].中国中药杂志,2002,(10):84-85.
3.王孝涛.中药饮片产业的继承与现代化发展[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2,(10):5-6.
4.王孝涛,曹晖,刘玉萍.中药采制控质论[J].中国中药杂志,1999,(05):58-60.
5.王孝涛,曹晖.中药炮制制毒增效论[J].中国中药杂志,1999,(03):18-20+62.
6.王孝涛,曹晖.略论中药炮制技术起源[J].时珍国医国药,1999,(03):47.
7.王孝涛,曹晖.促进饮片工业现代化提高中药质量[J].时珍国医国药,1998,(05):72-74.
8.王孝涛,曹晖.中药依法炮制是中医用药一大特色[J].时珍国药研究,1997,(01):50-52.
9.王孝涛,吴连英.毒性中药天南星(虎掌南星)炮制研究进展[J].时珍国药研究,1996,(02):115-116.
10.王孝涛,吴连英.中药大黄炮制研究进展[J].时珍国药研究,1996,(01):63-64.
11.王孝涛,王祝举.毒性中药商陆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01):5-6.
12.王孝涛,吴连英.白附子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12):16-17.
13.王孝涛.大力加强中药饮片炮制的研究[J].时珍国药研究,1994,(04):22-23.
14.王孝涛.关于对中药炮制历史沿革研究的看法[J].中国中药杂志,1992,(04):211-212.
15.王孝涛.中药炮制研究概况与展望[J].中成药研究,1981,(01):3-7.
16.王孝涛.中药炮制酒制法的沿革探讨[J].中医杂志,1980,(05):65-67.
17.王孝涛.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乌桕皮”[J].中药通报,1957,(03):105-106.
传承图谱
叶三多、楼之岑→王孝涛→于留荣、曹晖、程明、李娆娆、张志杰、吴玢、江云、耿福能。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