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西药名。为祛痰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患者。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药品类型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羧甲司坦。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至浅黄色的粘稠液体;气香。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患者。
规格
(1)10ml:0.2g;(2)10ml:0.5g。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0ml,一日3次。
临床应用及指南
姜振通过小柴胡颗粒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得出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应用小柴胡颗粒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34-35.)
不良反应
可见恶心、胃部不适、腹泻、轻度头痛以及皮疹等。
禁忌
消化道溃疡活动期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用药7日后,如症状未缓解,应立即就医。
2、有消化道溃疡史者慎用。
3、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应避免同时服用强镇咳药,以免痰液堵塞气道。
药理作用
本品为粘液调节剂,主要作用于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低粘度的唾液粘蛋白分泌增加,高粘度的岩藻粘蛋白产生减少,因而使痰液的粘稠性降低而易于咳出。
贮藏方法
遮光,密封,在凉处(不超过20℃)保存。
有效期
18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2f2b33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