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熟地黄

熟地黄,中药饮片名。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通用名称

熟地黄

英文名称

Prepared Rehmannia Root

汉语拼音

Shudihuang

药品类型

补血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

参考价格

10.00元-13.00元/千克

成分

1、益母草苷、桃叶珊瑚苷、梓醇、地黄苷、焦地黄素、地黄苦苷元;糖。

2、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含毛蕊花糖苷(C29H36O15)不得少于0.020%。

性状

1、(酒)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2、(蒸)熟地黄:形同熟地黄。质地柔软。味甜如饴。3、砂仁制熟地黄:形同熟地黄。色漆黑。质地柔软。微具砂仁香辣气,味甜。4、熟地黄炭:形同熟地黄。表面焦黑色有光泽。体质轻松鼓胀,外皮焦脆,中部有蜂窝状裂隙。有焦甜味。

主要功效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适应病症

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临床应用及指南

1、大剂量应用:

(1)治高血压病:取熟地30-50g,水煎,口服,每天一剂,连服两周。(《中医杂志》,2001年第5期)

(2)治电光性眼炎:取熟地适量,切成片贴在眼上,2min左右轮换一次,可重复使用。(《新中医》,2005年第5期)

2、单味应用:

(1)病后虚汗,口干心躁:熟地黄五两,水三盏煎一盏半,分三服,一日尽。(《本草纲目》)

(2)吐血咳嗽:熟地黄末,酒服一钱,日三。(《本草纲目》)

3、配伍应用:

(1)熟地黄与白芍配伍,补血调经,用于血虚诸证及妇女月经不调、崩漏等证。

(2)熟地黄与山药配伍,滋补肝肾,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

(3)熟地黄与何首乌配伍,补精益髓,养血滋阴,用于精血亏虚引起的腰酸脚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等证。

(4)熟地黄、当归、白芍配伍,滋阴补血,调经止痛,主要用于血虚证。

(5)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配伍,滋补肾阴,主要用于肾阴虚所致的腰酸腿软,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药性分析/方解

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本品味甘微温,“质又重厚,味最浓郁,而多脂膏,故为补中补血良剂”,为治血虚证之要药。主入肝肾经,能“滋肾水,补真阴,填骨髓,生精血,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善“治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

规格

三四五混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不良反应

有报道服用熟地1min后皮肤相继出现淡红色丘疹,奇痒难忍。

禁忌

1、熟地黄味甘、性微温,故脾胃虚弱,纳食减少,气滞痰多,腹满便溏或痰湿素盛者皆忌用。

2、熟地黄擅长补血,产后血虚用熟地黄当为正治,但产后恶露不尽,腹痛发热者,多有瘀血未去,熟地黄味厚质重,药性滋腻,阻碍气机,气不畅则血难活,故当慎用。

注意事项

1、熟地黄性温,故外感温热、火热内炽等实热证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糖尿病患者忌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鼻咽癌、甲状腺癌、乳腺癌患者忌用。

2、熟地黄腻滞碍胃,故气机郁滞痰多,脾虚腹胀,食少便溏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心绞痛患者慎用;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忌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3、熟地黄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使用胰岛素或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服用熟地黄及其制剂时,忌葱、蒜、萝卜、无鳞鱼、猪血,以及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强碱性食物

5、补血滋阴宜与健脾药同用,止血炭用。

6、熟地黄质地滋腻,内服有泥膈碍胃之弊,故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健胃行滞,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药力。

7、砂仁拌熟地黄,可减少滋腻之性。

8、忌用铜、铁器煎药。

药物相互作用

熟地黄配当归:滋阴养精,和营养血。熟地黄甘而微温,味厚质润,善滋肾阴而养血调经;当归辛甘而温,亦是质润,长于补血和血而调经止痛。二药合用,同归肝经,相须配对,共奏滋阴精,养营血之功。

药理作用

本品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有抗贫血作用;能降低心脏收缩力,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可抗心律失常;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对子宫具有“双向性”作用,能抑制前列腺增生,有抗促性腺激素作用;有抗辐射、抗肿瘤、抗炎、镇痛作用;对肺、肝脏、肾脏有保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还有松弛气管平滑肌、利尿、抗菌、促进肝细胞合成蛋白质、平喘等作用。

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附注

用药甄别:生地黄与熟地黄。两者均能养阴生津,用治阴虚津亏诸证。然生地黄性寒,长于清热,对于阴津亏损,虚而有热者为宜;又善凉血,既能清营、血分之热邪,又能止血热妄行之出血,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及血热诸出血。熟地黄性温,偏于温补,能益精填髓,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诸证;尤以补血见长,可用治血虚诸证。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