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

芒硝,中药饮片名。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药品类型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1、本品主要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96%-98%),尚含少量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钙等。
2、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含硫酸钠(Na2SO4)不得少于99%。性状
主要功效
适应病症
临床应用及指南
1、单味应用:
(1)呆滞:用芒硝煎汤,淋渍之。(《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2)一切疹:以水煮芒硝,涂之。(《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3)伤寒发豌豆疮,未成脓:研芒硝,用猪胆相和,涂疮上,立效。(《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4)小儿赤游,行于体上,下至心即死:以芒硝内汤中,取浓汁以拭丹上。(《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5)便秘:芒硝10-30g,用温水500ml溶化,常规灌肠。
(6)尿路结石:芒硝20-30g,单煎或配方服用。
(7)前列腺增生合并急性尿潴留:芒硝20-40g,装布袋放在脐上,用热水袋热敷,敷至排尿,每日1-3次。
(8)大骨节病:取芒硝内服,成人每次2-4g,每日2次。
(9)血肿外伤肿胀:芒硝500g,用凉水调敷血肿处或外伤肿胀处,3小时更换1次,一般24小时即可见效。
(10)静脉炎:芒硝200g,加温水500ml,溶化后局部外敷,每6小时1次,每次30分钟,连续2-5日。
(11)回乳:取芒硝200g,纱布包裹,分别放置于两侧乳房上,用胸带固定,24小时取下,如1次未见效,可继续敷1-2次。
(12)乳腺炎:芒硝40g,平铺于两层纱布的夹层中,将四周缝合后覆盖患处,绷带固定,每日敷药2次。
(13)痄腮:芒硝50-100g,研末,用凉水拌匀后外敷肿大的腮腺处,每日1-2次,连续3日;或者芒硝30g,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3次,连敷3-5日。
(14)湿疹:芒硝50g,溶于沸水1000-1500ml中,先熏后洗,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
(15)皮肤瘙痒:芒硝150-200g,溶于2500ml沸水中,待温度下降至20℃-30℃时洗浴,每日1次。
(16)足癣:芒硝10g,加500ml沸水溶解,浸泡患脚。若脚趾破溃有分泌物者,撒滑石粉于患处。
2、配伍应用:
芒硝与大黄配伍,清热泻下,润燥软坚,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腹胀腹痛等证。
药性分析/方解
规格
用法用量
内服:汤剂,10-15g,冲入药汁内或沸水溶化;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喷撒,漱口,滴眼,化水坐浴。
不良反应
1、据报道,口服过大剂量时,可出现剧烈腹痛、腹泻,并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虚脱;有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芒硝后可出现严重中毒反应。
2、高浓度溶液抵达胃、十二指肠,可引起幽门痉挛,产生胃不适感,影响胃排空。
3、芒硝用于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时,有少数患者出现肠鸣及轻度腹部不适感,但对肠黏膜无刺激性。
禁忌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或忌用。
2、芒硝性寒,适用于实热患者,故脾胃虚寒者忌用。
3、芒硝功擅泻下攻积,适用于实热积滞,故无热邪积滞禁用;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者,骨质疏松症,佝偻病,胃癌,直肠癌,子宫脱垂患者,皆忌用。
4、肾功能不全和中枢神经抑制,期前收缩者,记忆力减者慎用;老年痴呆症,小儿智力低下,帕金森病,慢性苯中毒者忌用。
5、芒硝性寒,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者,忌单味药服用;阳痿,早泄,无精少精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
1、芒硝泻下作用强烈,能堕胎,历代医家有“芒硝妊娠忌”之说,故孕妇忌服。哺乳期妇女患乳痈外敷时,见效即停用,以防乳汁减少。
2、冲入药汁内或用开水溶化后服用,不入煎剂。
3、芒硝含钠离子多,故水肿患者应慎用。4、芒硝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无实热证者,不宜用芒硝;年老体弱所致之便秘,也不宜用芒硝、玄明粉。如果属一般慢性病身体虚弱所致之便秘,需要用时也只宜在滋补剂中配伍使用。
5、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一般不用芒硝、玄明粉,但如需加强泻下作用时,可在使用火麻仁、瓜蒌仁、杏仁的基础上,酌加玄明粉同用。
6、用量不宜超过15g,超剂量使用应谨慎,且不宜久用。
7、芒硝与硫黄配伍应用可以引起剧烈的肠痉挛和泻下反应,甚至发生硫化物中毒,故应禁同用;三棱所含二氧化硅、氧化钙和挥发油等,可能与芒硝发生化学反应而改变两药原有的药性,不宜配伍同用;忌苦参,大黄为使。
8、芒硝不宜与阿托品等抗胆碱西药合用。
药物相互作用
1、芒硝配半夏:芒硝软坚泻下,清热消肿;半夏燥湿化痰,散结消痞。两药配伍,既能开散痰饮水湿之痞结,又能下行使邪有去路。适用于痰热阻络、疼痛或浮肿者。方如茯苓丸。
2、芒硝配甘遂:芒硝咸寒清热,荡涤三焦胃肠湿热;甘遂泻下逐水,消肿散结。两药配伍,破结通利、攻逐水饮的效力增强,可治疗水热互结所致的从心下至少腹满痛拒按、大便秘结等症。方如大陷胸汤。
3、芒硝配冰片:芒硝清热泻火;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二者配伍,清热消肿止痛,适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方如冰硼散。
药理作用
芒硝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为盐类泻药,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为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吸收,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性刺激。促进肠蠕动而排出稀便。另有抗炎、抑菌、溶石、利胆、利尿等作用。
毒理作用
贮藏方法
密闭,在30℃以下保存,防风化。
执行标准
附注
1、用药甄别:芒硝与大黄。两者均为作用较强的泻下药,具有泻下通便作用,主治实热积滞、阳明腑实之大便秘结,临床相须,攻下破积,方如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两药外用又能清热消肿,治痈疮肿毒。但芒硝咸、苦、寒,泻热通便之中,又长于润燥软坚,主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证,其外用善治咽喉肿痛、口疮、目赤等;而大黄苦寒,与其他药物配伍后,可用于多种便秘证。同时,又能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清泻湿热,故又治温热病之高热神昏、热结便秘,血热出血证、火邪上炎证、瘀血证及湿热黄疸、淋证等。
2、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滤过,放冷析出结晶,通称“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与皮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下层的结晶称朴硝。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白色粉末称玄明粉(元明粉)。三者功效近似,但朴硝含杂质较多,多作外用;芒硝质地较纯,可内服;玄明粉质纯净,除内服外,常作口腔、眼科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