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

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西药名。具有抗肝中毒、降低谷丙转氨酶。恢复肝细胞功能,主要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肝中毒、初期肝硬化,尚可用于过敏性疾病。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甘草酸单铵、含盐酸半氨酸。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肝中毒、初期肝硬化,尚可用于过敏性疾病。
规格
100ml。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缓慢滴注,一次100-250ml,一日1次。
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以及皮肤瘙痒、荨麻疹、口干和浮肿,心脑血管系统常见头痛、头晕、心悸及血压增高,以上症状一般较轻,不影响治疗。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严重低钾血症、高钠血症患者禁用。
3、高血压、心衰患者禁用。
4、肾功能衰竭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血压、血清钾、钠浓度、如出现高血压、水钠潴留、低血钾等情况应停药或适当减量。
2、发现溶液混浊、颜色异常或有沉淀异物、瓶身细微破裂、瓶口松动或漏气者,不得使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目前尚无有关妊娠妇女使用本品的临床资料,尚不足以对妇女妊娠期间应用的安全性评价。该药及其代谢产物是否在人乳中分泌尚无研究资料,因此,接受本品治疗的妇女不应哺乳。
4、儿童用药:临床应用中,儿童患者使用推荐剂量的本品,其疗效及安全性与普通人群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
5、老年用药:临床应用中,老年患者使用推荐剂量的本品,其疗效及安全性与普通人群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
6、药物过量:本品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
利尿剂可增强本品所含的甘草酸的排钾作用。因此,本品与袢利尿剂,利尿酸,速尿等噻嗪类及降压利尿剂三氯甲塞嗪,氯塞酮等合用,可能出现低血钾症(乏力感、肌力低下),需观测血清钾含量。
药理作用
1、保护肝细胞膜作用:甘草酸可以直接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启动酶一磷脂酶A2结合,抑制膜磷脂分解,起到保护肝细胞膜作用。
2、解读、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损伤是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失衡的结果,体内的硫基氧化还原是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稳态,抗过氧化损伤的重要机制。半胱氨酸可能通过硫基的直接抗过氧化发挥其药理作用。此外,半胱氨酸是组成谷胱甘肽的重要成分,能够提高体内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具有解毒,抗氧化等多种重要功能。
3、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作用:
甘氨酸结构与糖皮质激素类似,能够与靶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减轻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代谢,产生皮质激素样作用,而半胱氨酸可以部分抵消甘草酸潜在的醛固酮样副作用。
(2)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阻碍作用:
通过与磷脂酶A2结合以及与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使其产生炎性介质的脂氧化酶结合,选择性的阻碍这些酶的磷酸化而抑制其活化。
4、免疫调节作用:
甘草酸在体内试验有以下免疫调节作用:
(1)对于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
(2)对γ-干扰素的诱导作用。
(3)活化NK细胞。
(4)促进胸腺外T淋巴细胞分化作用。
5、抗纤维化作用:甘草酸可以显著抑制I、II型前胶mRNA的表达,减轻肝细胞的炎性反应,同时甘草酸的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降低谷氨酸羟化酶活性,促进胶原降解,从而缓解肝纤维化。
6、抑制病毒增值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甘草酸能够抑制乙肝病毒感染细胞的外分泌,抑制肝细胞内的病毒,保护肝细胞的进一步损伤。在兔的牛痘病毒发痘阻止实验中,有阻止发痘作用;在体外试验中,也观察到了抑制疱疹病毒等的增值作用,以及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毒理作用
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静脉注射该受试药LD50大于80ml/kg,小鼠最大耐受倍数为16倍。安全性实验表明:本品对家兔静脉血管无明显刺激作用;过敏试验表明本品对豚鼠无致敏作用;体外溶血试验表明本品各浓度在4小时内对家兔红细胞均为无溶血或凝聚作用。
贮藏方法
密闭,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1486)-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