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

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西药名。为抗胆碱药。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缓解平滑肌痉挛、眩晕症。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药品类型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氢溴酸山莨菪碱。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缓解平滑肌痉挛、眩晕症。
规格
(1)1ml:10mg;(2)1ml:20mg。
用法用量
1、肌注:每次5-10mg每日1-2次。
2、静脉:感染中毒性休克,依病情决定剂量,成人静注每次10-40mg,小儿每公斤体重0.3-2mg,每隔10-30分钟重复给药。也可将本品5-10mg加于5%葡萄糖液200ml中静脉滴注,随病情好转延长给药间隔,直至停药,情况无好转可酌情加量。有机磷中毒的解救用量视病情而定。
不良反应
口干、面红、轻度扩瞳、视近物模糊等,个别患者有心率加快及排尿困难,多在1-3小时消失,长期应用无蓄积中毒。
禁忌
颅内压增高、脑出血急性期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严重肺功能不全慎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3、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4、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如有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等疾患忌用。
5、药物过量:用药剂量过大可出现阿托品样中毒症状,中毒解救可应用1%匹鲁卡品(Pilocarpine)0.25-0.5ml,每隔15-20分钟皮下注射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是作用于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有明显外周抗胆碱作用,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或稍弱,能松弛平滑肌,解除微血管痉挛,故有解痉止痛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其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是阿托品的1/20-1/10。因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故中枢作用较弱。与阿托品相比,具有选择性较高、毒副作用较低的优点。
药代动力学
本品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尚未见研究。动物实验中,给大鼠静脉注射后,15分钟以肾脏的含量最高,30分钟以胰腺的含量最高。消除半衰期为40分钟,38.8%药量从尿中排出。
贮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鉴别
1、取本品1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照氢溴酸山莨菪碱项下的其他生物碱检査法试验,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2、取本品1ml,置水浴上蒸干后,残渣显托烷生物碱类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3、本品显溴化物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检查
1、pH值应为3.5-5.5(通则0631)。
2、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2)。
含量测定
1、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氢溴酸山莨菪碱7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氢溴酸山莨菪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7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3ml,分别置预先精密加三氯甲烷15ml的分液漏斗中,各加溴甲酚绿溶液(取溴甲酚绿50mg与邻苯二甲酸氢钾1.021g,加0.2mol/L盐酸溶液1.6ml使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必要时滤过)6.0ml,摇匀,振摇3分钟后,静置使分层,分取澄清的三氯甲烷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42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计算,即得。
2、本品为氢溴酸山莨菪碱的灭菌水溶液。含氢溴酸山莨菪碱(C32H44N2O8●HBr)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