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双黄连

双黄连,中成药名。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驱风清热,解毒退翳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及风邪热毒型单纯疱疹、病毒性树枝状角膜炎、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的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通用名称

双黄连

汉语拼音

Shuanghuanglian

药品类型

清热剂

处方类型

OTC甲类/OTC乙类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参考价格

10.66元-31.88元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双黄连。

性状

双黄连片: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棕黄色至棕红色;气微,味苦涩。

双黄连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至棕色的粉末或颗粒和粉末;气微,味苦。

双黄连口服液: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双黄连注射液:棕红色的澄明液体。

双黄连滴眼剂:棕黄色的粉末,有引湿性;味苦、涩。滴眼溶剂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双黄连栓:棕色或深棕色的栓剂。

主要功效

双黄连片、双黄连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注射液、双环连栓: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双黄连滴眼剂:驱风清热,解毒退翳。

适应病症

双黄连片、双黄连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双环连栓 :本品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双黄连注射液: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的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双黄连滴眼剂:用于风邪热毒型单纯疱疹、病毒性树枝状角膜炎。

临床应用及指南

1、张偲,田芝奥通过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得出结论采用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能加速疾病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用药安全性较高。(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6):137+142.)

2、孔祥才通过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运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海峡药学,2018,30(08):200-201.)

3、张傲雪通过双黄连口服液结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临床研究,得出结论双黄连口服液结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能够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缓解疼痛,复发率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陕西中医,2018,39(07):854-856.)

4、王汉平,魏桂芳通过双黄连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56例临床观察,得出结论双黄连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见效快效果好,应该进一步推广。(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9):61+63)

5、高中,张宇,周波通过竹沥胶囊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竹沥胶囊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疗效优于单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07):1247-1250)

规格

双黄连片:每片重0.53g。

双黄连胶囊:每粒装0.4g。

双黄连口服液:10ml(每1ml相当于饮片1.5g);20ml(每1ml相当于饮片1.5g);10ml(每1ml相当于饮片3.0g)。

双黄连注射液:每支装20ml。

双黄连滴眼剂:5ml:60mg。

双黄连栓:每粒装1.5g。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双黄连片: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双黄连胶囊: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双黄连口服液:

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双黄连注射液:

静脉滴注,每次每千克体重1ml,一日1次,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250-500ml)。

双黄连滴眼剂:

滴入眼睑内(临用前将一支药粉与一支溶剂配制成溶液,使充分溶解后使用)。一次l—2滴,一日4次。疗程为4周。

双黄连栓:

直肠给药。小儿一次1粒,一日2-3次。

不良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

1、过敏反应:潮红、寒战、发热、皮疹、瘙痒、呼吸困难、憋气、心悸、紫绀、血压下降、喉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性损害:畏寒、寒战、发热、疼痛、乏力、苍白、多汗、水肿、颤抖等。

3、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咳嗽、憋气、咽喉不适等。

4、心血管系统:胸闷、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

5、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麻木等。

6、神经精神系统:头晕、头痛、麻木、抽搐、烦躁、意识模糊等。

7、皮肤及附件:皮疹、荨麻疹、斑丘疹、红斑疹、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皮炎等。

8、用药部位:皮疹、瘙痒、疼痛、红肿等。

9、其他:眼充血、静脉炎等。

双黄连滴眼液:

偶有眼部疼痛,流泪等轻度刺激症状。

禁忌

双黄连注射液:

1、对本品或黄芩、金银花、连翘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高龄老人和病危患者应避免使用。

3、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禁止使用。

4、高敏体质或对同类产品有严重过敏史者禁止使用。

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禁止使用。

6、咳喘病、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患者应避免使用。

注意事项

双黄连片、双黄连胶囊、双黄连口服液: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3、使用时需注意吸管插入方式,如产生胶塞落屑,慎用。

双黄连注射液:

1、用药前要认真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如确需使用应注意监护。

2、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3、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临床实践验证,本品禁止与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白霉素等)、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等)、青霉素类、头孢类(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钠、头孢他啶等)、维生素C、利巴韦林、中药注射剂等联合用药,如确需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应以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以避免本品与其他药液在管道内混合的风险。

4、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剂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尤其是儿童,要严格按体重计算用量。

5、本品的最近稀释溶媒pH值为6-8,本品与pH值低于4.0的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时,易产生浑浊或沉淀,禁止使用。建议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使用。

6、本品稀释溶媒不宜过少,静脉滴注每20ml药液溶媒不应少于100ml。

7、本品稀释后,必须在4小时以内使用。

8、静脉滴注本品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时20滴/分钟,15-20分钟后,患者无不适,可逐渐增至40-60滴/分钟,儿童及老年体弱者以20-30滴/分钟为宜。并注意监护病人有误不良反应发生。

9、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10、首次用药应密切注意观察,一旦出现皮疹、瘙痒、岩棉充血,特别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及时给予脱敏治疗。

1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情况、用药史和过敏史。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老人、儿童(4周岁以上)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如确需使用请遵医嘱,并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12、儿童及成人在肌注给药一小时后,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可改为静脉给药(同批号)。

13、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风寒感冒者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14、本品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同用,使本品疗效降低;与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时,影响疗效,使病程延长。

15、用药期间忌服用滋补性中药,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厚味。

16、本品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和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双黄连滴眼液:

1.如药液发生混浊,应停止使用;配制好的滴眼液,应连续用完,不宜存放后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药液发生混浊,应停止使用。

2.药粉与溶剂混均后,残留于玻璃瓶内的药液量在计量范围之外,请勿刻意取净。

3.取塞、扣接、混合过程中避免瓶口污染。

双黄连栓:

1、本品为直肠给药,禁止内服。

2、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4、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方法

密封保存。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双黄连片: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双黄连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双黄连口服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双黄连注射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2104-96-2010。

双黄连滴眼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622(Z-105)-2004(Z)。

双黄连栓:棕色或深棕色的栓剂。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