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磺乙胺

酚磺乙胺,西药名。为止血药。用于防治各种手术前后的出血,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亦可用于呕血、尿血等。本品医保类型为:注射用酚磺乙胺、酚磺乙胺注射液为医保乙类。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药品类型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酚磺乙胺。
性状
(1)酚磺乙胺片:白色片。(2)注射用酚磺乙胺:白色或类白色的疏松块状物。(3)酚磺乙胺注射液: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4)酚磺乙胺氯化钠注射液: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用于防治各种手术前后的出血,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亦可用于呕血、尿血等。
规格
(1)酚磺乙胺片:0.25g。(2)注射用酚磺乙胺:0.5g。(3)酚磺乙胺注射液:2ml:0.25g;2ml:0.5g;5ml:1g。(4)酚磺乙胺氯化钠注射液:100ml:酚磺乙胺0.5g与氯化钠0.9g。
用法用量
酚磺乙胺片:
口服。成人一次0.5-1g(2-4片),儿童按体重一次10mg/kg,一日3次。
注射用酚磺乙胺/酚磺乙胺注射液: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用灭菌生理盐水2ml溶解后使用,也可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使用。
1、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一次0.25-0.5g,一日0.5-1.5g。肌内注射的浓度不能超过0.1g/ml。
2、静脉滴注:一次0.25-0.75g,一日2-3次,稀释后滴注。
3、预防手术后出血:术前15-30分钟静脉或肌内注射0.25-0.5g,必要时2小时后再注射0.25g,或遵医嘱。
酚磺乙胺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给药。
1、治疗出血:静脉滴注,一次0.5g(1瓶),一日2-3次。
2、预防手术出血:术前15-30分钟滴注0.5g(1瓶),必要时2小时后再重复滴注0.25g(半瓶),每日总量0.5-1.5g(1-3瓶)。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低,可有恶心、头痛、皮疹、暂时性低血压等,偶有静脉注射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禁忌
1、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2、急性卟啉症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可与维生素K注射液混合使用,但不可与氨基已酸注射液混合使用。
2、血栓栓塞性疾病(缺血性卒中、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或有次病史者慎用。
3、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不得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以免引起变色反应。
5、勿与氨基酸混合注射,以免引起中毒。
6、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7、同时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
8、药物过量:尚缺乏本品药物过量的研究资料和报道。一旦过量,应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右旋糖酐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及凝血时间,理论上与本品呈拮抗作用。必须分用时,尽量先使用本品,间隔一定时间后再用右旋糖酐。
药理作用
1、止血药。动物实验证实本品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
2、本品又能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但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肯定。
3、也有学者认为本品尚有促使血小板由骨髓向外周血释放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
1、静注后1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作用持续4-6小时,大部分以原型从肾排泄,小部分从胆汁、粪便排出。
2、酚磺乙胺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分别在2-3分钟和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蛋白结合率达90%,作用时间持续4-6小时,80%以原形从肾脏排出,小部分从胆汁、粪便排出。静脉注射的半衰期为1.9小时,肌肉注射的半衰期为2.1小时。
贮藏方法
密封,置凉暗处(避光,不超过20℃)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1)酚磺乙胺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1323)-2003。(2)注射用酚磺乙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0392005。(3)酚磺乙胺注射液: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4)酚磺乙胺氯化钠注射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试行)YBH183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