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扑米酮

扑米酮,西药名。常用剂型为片剂。为抗癫痫药。用于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的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也用于特发性震颤和老年性震颤的治疗。

通用名称

扑米酮

英文名称

Primidone

汉语拼音

Pumitong

药品类型

抗癫痫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58.00元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扑米酮。

性状

扑米酮片:白色片。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的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也用于特发性震颤和老年性震颤的治疗。

规格

扑米酮片:(1)50mg;(2)100mg;(3)250mg。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扑米酮片:

1、成人常用量:50mg开始,睡前服用,3日后改为每日2次,一周后改为每日3次,第10日开始改为250mg,每日3次,总量不超过每日1.5g(6片);维持量一般为250mg,每日3次。

2、小儿常用量:8岁以下,每日睡前服50mg;3日后增加为每次50mg,每日2次;一周后改为100mg,每日2次;10日后根据情况可以增加至125-250mg,每日3次;或每日按体重10-25mg/kg分次服用。8岁以上同成人。

不良反应

1、患者不能耐受或服用过量可产生视力改变,复视,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认识迟钝,情感障碍,精神错乱,呼吸短促或障碍。

2、少见的有儿童和老人者为异常的兴奋或不安等反常反应。

3、偶见有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眼睑肿胀,喘鸣或胸部紧迫感),粒细胞减少,再障、红细胞发育不良,巨细胞性贫血。

4、发生手脚不灵活或引起行走不稳、关节孪缩,眩晕、嗜睡。少数患者出现性功能减退、头痛、食欲不振,疲劳感,恶心或呕吐,但继续服用往往会减轻或消失。可出现中毒性表皮坏死。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慎用:

(1)肝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引起本品在体内的积蓄)。

(2)有卟啉病者(可引起新的发作)。

(3)哮喘、肺气肿或其他可能加重呼吸困难或气道不畅等呼吸系统疾患。

(4)可引起轻微脑功能障碍的病情加重。

2、对巴比妥类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

3、治疗期间需按时服药,发现漏服应尽快补服,但距下次给药前1小时内则不必补服,勿一次服用双倍量。

4、个体间血药浓度差异很大,用药需个体化。

5、停药时用量应递减,防止重新发作。

6、对诊断的干扰:血清胆红素可能降低,酚妥拉明试验可出现假阳性,如需作此试验需停药至少24小时,最好48-72小时。

7、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细胞计数,定期测定扑米酮及其代谢产物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能通过胎盘,可能致畸,也有胎儿发生苯妥英综合征的报道(生长迟缓,颅面部及心脏异常,指甲及指节的发育不良)。通过胎儿肝酶诱导可导致维生素K缺乏,在妊娠最后一个月应补充维生素K,防止新生儿出血,患者怀孕后应尽量减少合并用药。本品分泌入乳汁可致婴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或嗜睡。

9、儿童用药:少数可出现反应异常,如烦躁不安和兴奋,也易引起严重嗜睡应少用。

10、老年用药:少数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烦躁不安,兴奋或嗜睡。

11、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合用时,本品代谢抑制可能出现中毒。

2、与垂体后叶素合用,有增加心律失常或冠脉供血不足的危险。

3、饮酒、全麻药、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药、注射用硫酸镁与本品合用时可增加中枢神经活动或呼吸的抑制用量需调整。

4、与抗凝药、皮质激素、洋地黄、地高辛、盐酸多西环素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由于苯巴比妥对肝酶的诱导作用,使这些药物代谢增快而疗效降低。

5、本品可减低维生素B12的肠道吸收,增加维生素C由肾排出,由于肝酶的正诱导,可使维生素D代谢加快。

6、与卡马西平合用,由于两者相互的肝酶正诱导作用而疗效降低,应测定血药浓度。

7、与其他抗癫痫药合用,由于代谢的变化引起癫痫发作的形式改变,需及时调整用量。

8、与丙戊酸钠合用,本品血浓增加,同时丙戊酸半衰期缩短,应调整用量,避免引起中毒。

9、不宜与苯巴比妥合用。

10、与苯妥因钠合用时本品代谢加快。与避孕药合用时可致避孕失败。

药理作用

本品为抗癫痫药,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为苯巴比妥共同发挥作用。体外电生理实验见其使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开放,细胞过极化,拟似r-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在治疗浓度时可降低谷氨酸的兴奋作用、加强r-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单突触和多突触传递,导致整个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提高运动皮质电刺激阈。使发作阈值提高,还可以抑制致癎灶放电的传播。

药代动力学

口服胃肠道吸收较快,但慢于苯巴比妥,小儿的生物利用度约92%。口服3-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0.5-9小时),血浆蛋白率结合率较低,约为20%,分布广泛,体内分部广范,表观分布容积一般为0.6L/kg,T1/2约10-15小时。由肝脏代谢为活性产物苯乙基二酰胺(PEMA)和苯巴比妥,前者T1/2为24-48小时,后者成人T1/2为50-144小时,小儿为40-70小时。成人被吸收的扑米酮15-25%转化为苯巴比妥,服药一周血药浓度达稳态,血浆有效浓度为10-20μg/ml。给药后约20%-40%以扑米酮、30%以PEMA、25%以苯巴比妥的形式由肾排泄。可通过胎盘、可分泌入乳汁。

贮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扑米酮片: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