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西药名。常用剂型有片剂等。抗疟药。用于各种类型疟疾的症状控制。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药品类型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双氢青蒿素(和磷酸哌喹)。
性状
双氢青蒿素片:白色片。双氢青蒿素哌喹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至淡黄色。
适应症
双氢青蒿素片:
用于各种类型疟疾的症状控制,尤其是对抗氯喹恶性及凶险型疟疾有较好疗效。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用于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
规格
双氢青蒿素片:20mg。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
用法用量
双氢青蒿素片:
口服,每天一次,连用五天或七天,成人每天60mg,首次加倍。儿童按年龄递减。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口服,成人总剂量8片,早晚各一次,每次2片。各年龄组剂量如下:
1、小于16岁患者首次2片,6-8小时2片,24小时2片,32小时2片。
2、11-15岁患者首次1.5片,6-8小时1.5片,24小时1.5片,32小时1.5片。
3、7-10岁患者首次1片,6-8小时1片,24小时1片,32小时1片。
临床应用及指南
杨恒林,汤林华,刘慧,李美通过双氢青蒿素哌喹治疗缅甸输入恶性疟疗效监测评价,得出结论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对缅甸输入的恶性疟疗效较好,该药仍然可以作为治疗恶性疟的一线药物;发现2例治疗失败病例,且疟原虫K13基因F446I位点发生突变。(中国热带医学,2018,18(07):646-649)
不良反应
双氢青蒿素片:
推荐剂量未见不良反应,少数病例有轻度网织红细胞一过性减少。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1、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
2、神经系统:如头晕、头痛、耳聋、睡眠不佳等。
3、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疹等。
4、实验室检查异常:如外周红细胞一过性降低、SGPT及SGOT一过性升高、血肌酐升高等。
禁忌
双氢青蒿素片: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1、对本品中任何一种药物成分过敏者。
2、孕妇。
3、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等患者。
注意事项
双氢青蒿素片:
1、本品以存放冰箱为宜。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1、本品无退热作用。
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严格按照规定用法和用量使用本品,临床症状未有改善时,请及时咨询医师。
4、本品中磷酸哌喹的半衰期较长,半个月内不要重复服用。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三个月以内的孕妇禁用;妊娠后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儿童用药:7-10岁儿童可以按照规定剂量服用。7岁以下儿童尚无用药经验。
7、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
8、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双氢青蒿素片:
本品为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一线粒体功能。青蒿素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对食物泡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很快死亡。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其内过氧化物(双氧)桥,经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铁所介导,产生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及/或其他亲电子的中介物,然后与疟原虫的蛋白质形成共价加合物,而使疟原虫死亡。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1、双氢青蒿素:
(1)遗传毒性:Ames试验、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2)生殖毒性:对妊娠小鼠有胚胎毒性作用,可以使胚胎吸收增加,呈剂量依赖性;未见致畸作用。
2、磷酸哌喹:
(1)重复给药毒性:犬每周经口给药一次,100mg/Kg共14周,发现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肝脏。
(2)遗传毒性:Ames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法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CE)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3)生殖毒性:动物试验未见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毒理作用
双氢青蒿素片:在动物生殖毒性方面的研究证明,小鼠妊娠感应期给药,能增加胚胎吸收,但未见致畸作用。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药代动力学
双氢青蒿素片:
口服吸收良好,起效迅速,口服双氢青蒿素2mg/kg后,1.3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最大血浓度为0.71mg/L。血浆T1/2为1.57小时。体内分布广,排泄和代谢迅速。
贮藏方法
双氢青蒿素片: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遮光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双氢青蒿素片: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