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法酮

索法酮,西药名。常用剂型有干混悬剂等。用于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发作的治疗。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索法酮。
性状
索法酮干混悬剂:淡黄色颗粒或粉末。
适应症
本品用于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发作的治疗。
规格
索法酮干混悬剂:0.1g。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索法酮干混悬剂:
撕开包装袋,把药粉倒入适量凉开水中,摇匀即可服下。每次一袋(0.1g),每日3次。
不良反应
1、国内临床试验报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4例5人次),主要为口干、腹胀和恶心,为轻到中度。
2、据国外产品说明书中记载,在22583例临床患者中,有20例患者(0.09%)出现23例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7例)、口干(2例)、烧心(2例)。
(1)严重不良反应:肝功能障碍、黄疸(发生率不明)。伴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转肽酶(γ-GTP)、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的肝功能障碍、黄疸。出现异常时应采取停药等适当的措施。
(2)其他不良反应:过敏(发生率不明):皮疹。消化系统(0.1%以下):便秘、口干、烧心。出现皮疹时应停药。
禁忌
对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前必须咨询医师或药师。
2、如服用时出现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
3、药品应避光保存,当药品包装破损或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本品一经开封后应立即服用。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没有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的数据,因此,对于妊娠期和脯乳期妇女使用应特别注意,在没有确定安全的情况下不得使用。
(1)妊娠期间服用本药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对于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女性患者只有在判断治疗获益大于危险时,才能服用。
(2)由于小鼠试验的结果显示本药会从乳汁中排泌,因此哺乳期女性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5、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6、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研究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7、药物过量: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药物相互作用
据文献报道,本品能延长在肝内氧化代谢的安定和苯妥英钠的消除,与经P450酶系代谢的其他药物可能有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
本品可扩张胃黏膜血管,增加胃组织血流量和胃组织耗氧量;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增加胃组织内前列腺素含量;可增加构成胃壁的有效成份-硫酸化粘蛋白含量,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利于溃疡的愈合。
毒理作用
急性毒性试验:小鼠、大鼠及犬口服索法酮的LD50值均大于10000mg/kg。1个月亚急性毒性试验对大鼠的安全剂量为1200mg/kg;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的最大安全剂量为600mg/kg;犬长期毒性试验的最大安全剂量为1000mg/kg。
药代动力学
1、吸收:
健康者空腹口服索法酮100mg后,迅速被消化系统吸收,口服后大约1小时,血液中浓度达到最高(约0.5-0.6μg/m),12小时后几乎从血液中消失。血液浓度降低到一半大约需要一个小时。连续服用时未发现体内的蓄积。
2、分布:
经口给药的小鼠试验结果显示,药物在肝脏、消化系统中呈高浓度分布。
3、代谢:
健康者口服索法酮主要代谢物有查尔酮结构的α,β不饱和结合还原体,以及异丙基侧链氧化体。
4、排泄:
健康者口服索法酮100-300mg时,48小时内尿液中排出口服剂量的6%-8%的异丙基侧链氧化体,小鼠和大鼠的试验结果显示,24小时内通过粪便排出口服剂量的约90%,一部分通过尿液排出。
贮藏方法
避光,密封,不超过25℃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索法酮干混悬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08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