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酸钙维D2咀嚼片

葡萄糖酸钙维D2咀嚼片,西药名。为补钙药。用于维生素D和钙质缺乏症,亦可用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肺结核病患者钙质的补充。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药品类型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2。
性状
葡萄糖酸钙维D2咀嚼片:白色片。
适应症
本品用于维生素D和钙质缺乏症,亦可用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肺结核病患者钙质的补充。
规格
每片含葡萄糖酸钙0.3g,维生素D20.0125m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嚼碎服用。
不良反应
1、钙剂按推荐剂量服用,少有不良反应,可有嗳气、便秘、腹部不适。
2、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高钙血症和肾结石,易发生于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或患有肾功能损害时。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便秘、腹痛、肌肉软弱无力、心律失常、意识模糊、高血压以及骨石灰沉着等。
3、维生素D按推荐剂量服用无不良反应。但短期内摄入超量或长期服用大量维生素D,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如成人摄入维生素D每日20万-60万单位,小儿每日20万-40万单位,数周或数月可致严重毒性反应)。
4、发现下列情况需高度警惕维生素D中毒表现:
(1)便秘、腹泻、烦躁、嗜睡、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口内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口渴、疲乏、无力。
(2)骨痛、肌痛、尿混浊、惊厥、高血压、眼对光刺激敏感度增加、心律失常、偶有精神异常、皮肤瘙痒、肌痛、严重腹痛(有时误诊为胰腺炎)、夜间多尿、体重下降。
禁忌
1、高钙血症、高钙尿症患者禁用。
2、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患者禁用。
3、类肉瘤病(可加重高钙血症)患者禁用。
4、维生素D增多症患者禁用。
5、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长期或大剂量应用钙剂可致血清磷浓度降低。
2、慢性腹泻或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者慎用(钙的吸收较差,而肠道排钙增多,此时对钙剂的需要量增加)。
3、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值用(肾赃对钙排泄减少,注意高钙血症)。
4、心室颤动者慎用。
5、长期大量用药应定期测血清钙浓度、尿钙排泄量;血清钾、铁、磷浓度;血压及心电图。
6、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期间慎用。
7、治疗低钙血前,应先控制血清磷的浓度,并定期复查血钙等有关指标,除非遵医嘱,避免同时应用钙、磷和维生素D制剂。血液透析时可用碳酸铝或氢氧化铝凝胶控制血磷浓度,维生素D疗程中磷的吸收增多,铝制剂的用量可以酌增。
8、由于个体差异,维生素D用量应根据临床反应调整。
9、维生素D对诊期的干扰:维生素D可促使血清磷酸酶浓度降低,血清钙、胆固醇、磷酸盐和镁的浓度可能升高,尿液内钙和磷酸盐的浓度亦增高。
10、下列情况应慎用维生素D: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高胆固醇血症、高磷血症(可引起钙质转移);对维生素D高度敏感及肾功能不全(肾性佝偻病患者维生素D的需要量减少,婴儿可因此引起特发性高钙血症);非肾脏病用维生素D治疗时,如患者对维生素D异常敏感,也可产生肾脏毒性。
11、服用含维生素D制剂疗程中应注意检查: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肌酐清除率、血清碱性磷酸酶、血磷、24小时尿钙、尿钙与肌酐的比值、血钙(用治疗量维生素D时应定期作监测,维持血钙浓度2.00-2.50mol/L)、以及骨X线检查等。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一般需补充钙剂,但用法用量应遵医嘱。目前尚无钙剂对胎儿影响的动物和人体实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维生素D制剂。高钙血症孕妇可伴有对维生素D敏感,应注意剂量调整。功能上又能抑制甲状旁腺活动,以致婴儿有特殊面容,智力低下及患遗传性主动脉弓缩窄。
儿童用药
全母乳喂养婴儿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皮肤黝黑母亲婴儿尤易发生。婴儿对维生素D敏感性个体间差异大,有些婴儿对小剂量维生素D即很敏感。血清钙和磷浓度的乘积[Ga]×[P](mg/dl)不得大于58。
儿童长期应用维生素D2每日1800单位后,可致生长停滞。
老人用药
老年人可能由于活性维生素D即维生素D3分泌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降低,故口服剂量应相应增加。
药物相互作用
1、大量饮用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大量吸烟,均会抑制口服钙剂的吸收。
2、大量进食含纤维素的食物,能抑制钙的吸收,因钙与纤维素结合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
药理作用
维生素D2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尤对胎儿、婴幼儿更为重要,维生素D2参与钙、磷代谢,促进其吸收,并对骨质形成有重要作用;钙在参与人体骨骼的形成、骨组织的重建、肌肉收缩、神经传递、凝血机制以及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贮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