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α生育酚

dl-α生育酚,即维生素E,西药名。常用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注射液。用于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不孕症及更年期障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外阴萎缩症及外阴瘙痒症、早产儿溶血性贫血、小腿痉挛、间歇性跛行等。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dl-α生育酚。
性状
本品一般为片剂、胶囊剂、注射液。
适应症
1、本品用于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不孕症及更年期障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外阴萎缩症及外阴瘙痒症、早产儿溶血性贫血、小腿痉挛、间歇性跛行等。
2、亦可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等的防治,但无肯定疗效。
3、在性器官癌症放射治疗时,合用本品可能提高有效率。
4、尚可用于延缓衰老,以及浸出性和炎症性皮肤病、皮肤角质化、脱毛症及脂肪吸收异常所引起的缺乏症等,但疗效未能肯定。
规格
1、片剂:50mg;100mg。
2、胶囊剂:50mg;100mg。
3、注射液:5mg/1ml。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片剂、胶囊剂:
1、预防用药。口服,10-100mg,2-3次/日。
2、治疗用药:口服,100-400mg,2-3次/日。
注射液:
肌内注射5-50mg,1-3次/日。
不良反应
维生素E不良反应较少见,但大剂量长期应用,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部分病例出现恶心、头痛、疲劳、眩晕、视物模糊、月经过多、闭经等。个别患者有皮肤皲裂、唇炎、口角炎、胃肠功能紊乱、肌无力,停药后上述反应可逐渐消失。此外,偶可引起低血糖、血栓静脉炎、凝血酶原降低。小儿可导致脱水。外科应用,个别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停药后即消失。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利用和肝脏贮存,防止各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A过多症,同时可增加维生素AD的需要量。
2、影响脂肪吸收的药物,如液状石蜡、新霉素等,可影响维生素E的吸收。
3、考来烯胺因有吸附作用,可降低本品的吸收率。
4、同雌激素合用,如用量较大,疗程较长,则可诱发血栓静脉炎。
5、具有抗维生素K的作用,使凝血时间延长。与口服抗凝剂合用,增加抗凝作用。
6、口服避孕药可以加速本品的代谢。
7、同洋地黄合用,洋地黄的作用增强。
药理作用
本品极易被氧化,具有抗氧剂的作用。能改善脂质代谢,缺乏时可使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的含量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内能阻止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抑制过氧化脂质形成,从而减少对机体的损害。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能增强δ-氨基γ-酮基戊酸合成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促进血红素的合成。还具有调节内分泌激素,促进生殖功能的作用,使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精子生成和活动,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并促使排卵和黄体生成,使黄体分泌孕酮增加。
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吸收,吸收过程需要胆汁存在。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贮存于脂肪组织中,在肝脏代谢,与葡糖醛酸结合后,经胆汁排入肠道,由粪便排出。维生素E不易透过胎盘,但能进入乳汁。
贮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
附注
尽管有时候维生素E制剂的效能依然要用单位来表示,但它的国际标准已于1956年被中断了。曾用的国际单位表示为含有1mg的dl-α生育酚醋酸盐标准制剂的活性,USP过去的版本明确说明使用生育酚产品表示维生素E的活性,以下是曾被使用的等值为1mg的维生素E。
1、d-α生育酚,1.49U。
2、dl-α生育酚,1.1U。
3、d-α生育酚醋酸盐,1.36U。
4、dl-α生育酚醋酸盐,1U。
5、d-α生育酚酸式丁二酸盐,1.21U。
6、dl-α生育酚酸式丁二酸盐,0.89U。
由于对膳食的考虑,维生素E的活性现在以α生育酚的等价物(α-TEs)的形式来表示,一个α-TEs被表示为含有以下物质的活性。
1、1mg的d-α生育酚(天然α生育酚,RRRα-生育酚)。
2、1.4mg dl-α生育酚。
3、1.1mg d-α生育酚醋酸盐。
4、1.5mg dl-α生育酚醋酸盐。
5、1.2mg d-α生育酚酸式丁二酸盐。
6、1.7mg dl-α生育酚酸式丁二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