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开灵

清开灵,中成药名。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组成。临床常用剂型有清开灵片、清开灵颗粒、清开灵胶囊、清开灵滴丸、清开灵口服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其中口服制剂又分为处方药版与OTC版,以下以清开灵颗粒、清开灵注射液为例。清开灵颗粒(处方药版)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的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症候者。清开灵颗粒(OTC版)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烦躁不安,咽喉肿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通用名称
汉语拼音
药品类型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性状
1、清开灵颗粒(处方药版/OTC版):本品为浅黄色或黄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2、清开灵注射液:本品为棕黄色或棕红色的澄明液体。
主要功效
1、清开灵颗粒(处方药版/OTC版):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2、清开灵注射液: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
适应病症
1、清开灵颗粒(处方药版):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的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症候者。
2、清开灵颗粒(OTC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烦躁不安,咽喉肿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3、清开灵注射液: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
1、清开灵颗粒(处方药版/OTC版):每袋装3g。
2、清开灵注射液:每支装10ml。
用法用量
1、清开灵颗粒(处方药版):口服。一次1-2袋粒,一日2-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2、清开灵颗粒(OTC版):口服。一次1-2袋粒,一日2-3次。
3、清开灵注射液:肌内注射,一日2-4ml。重症患者静脉滴注,一日20-40ml(一日2-4支),以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
不良反应
一、清开灵口服制剂:
监测数据显示,本品可见以下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口干、腹泻、腹痛、腹胀、皮疹、瘙痒、头晕、头痛、胸闷、乏力、潮红、过敏或过敏样反应等。
二、清开灵注射液:
1、过敏反应:皮肤潮红或苍白、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心悸、紫绀、血压下降、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性反应:畏寒、寒战、发热、高热、疼痛、乏力、多汗、水肿、颤抖等。
3、呼吸系统:鼻塞、喷嚏、流涕、咽喉不适、咳嗽、喘憋、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4、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胸痛、紫绀、血压下降或升高、心律失常等。
5、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胃肠道反应等。
6、神经精神系统:眩晕、头痛、烦躁、抽搐、惊厥、晕厥、震颤、意识模糊、昏迷、口舌或(及)肢体麻木、嗜睡、失眠等。
7、皮肤及其附件:皮肤发红、瘙痒、皮疹、斑丘疹、红斑疹、荨麻疹、局部肿胀等。
8、血管损害和出凝血障碍:黏膜充血、紫癜、静脉炎等。
9、用药部位:疼痛、红肿、皮疹、瘙痒等。
10、其他:面部不适、耳鸣、流泪异常、视觉异常、眼充血、肌痛、肢体疼痛、疱疹、低血钾症、血尿、输液反应等。
禁忌
一、清开灵口服制剂:
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二、清开灵注射液:
1、对本品或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禁用。
3、过敏体质者禁用。
4、有家族过敏史者禁用。
5、有低钾血症包括与低钾血相关的周期性麻痹病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一、清开灵颗粒(处方药版):
1、久病体虚患者如出现腹泻时慎用。
2、糖尿病患者慎用。
3、皮疹、过敏反应、局部皮肤反应患者慎用。
二、清开灵颗粒(OTC版):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4、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平素脾胃虚寒及久病体虚患者如出现腹泻时慎服。
5、患有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3、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三、清开灵注射液: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用法用量使用,尤其注意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本品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和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5、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输注两种药物之间须以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不同时输入。
6、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过敏史。表证恶寒发热者、药物过敏史者、虚寒体质者、使用洋地黄治疗者、严重心脏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老人、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并加强监测。
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8、禁忌配伍的输液有高糖维持液、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因为使用5%和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配伍容易产生不溶颗粒,因此,临床使用中禁止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配伍使用。
9、清开灵注射液应在使用时临时配制,必须在4小时以内滴注完毕。
10、输液速度:注意滴速勿快,儿童以20-40滴/分为宜,成人以40-60滴/分为宜。
药物相互作用
1、清开灵颗粒(处方药版/OTC版):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清开灵注射液:到目前为止,已确认清开灵注射液不能与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青霉素G钾、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喹诺酮类:诺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以及林可霉素、小诺新霉素、乳糖酸红霉素、阿奇霉素、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山梗菜碱、硫酸美芬丁胺、维生素B6、葡萄糖酸钙、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等药物配伍使用。
贮藏方法
1、清开灵颗粒(处方药版/OTC版):密封。
2、清开灵注射液:密闭(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