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

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西药名。为补铁剂。本品适用于在以下情况下治疗≥1周岁儿童及成人患者的缺铁: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时;无法口服补铁时;临床上需要快速补充铁时。缺铁诊断必须基于实验室检查。
通用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药品类型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活性成份为羧基麦芽糖铁。
辅料:氢氧化钠,盐酸和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的不透明溶液。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在以下情况下治疗≥1周岁儿童及成人患者的缺铁: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时;无法口服补铁时;临床上需要快速补充铁时。缺铁诊断必须基于实验室检查。
规格
按Fe计(1)2ml:100mg;(2)10ml:500mg。
用法用量
一、使用注意事项
每次给药期间和给药后,均应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超敏反应体征或症状。
应确保在有完备可用的急救设备下,并且有处理超敏反应经验的医务人员在场时,才能进行本品给药。每次给药后,患者需留观至少30分钟,以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
不应与口服铁剂合并用药,因为合并给药可能降低口服铁剂的吸收(参阅[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可通过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给药,或在血液透析期间,将未经稀释的药物直接注入透析器的静脉通路端。本品不得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
二、用量
遵循以下给药步骤:[1]确定个体铁需求;[2]计算最大单次剂量并给药;[3]补铁后评估。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确定个体铁需求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血红蛋白(Hb)水平来确定个体铁需求(使用本品)。为补足总铁需求量,可能需要两次剂量,根据第二步计算最大单次铁剂量。
必须如[适应症]中所述,缺铁诊断必须基于实验室检查。
第二步:计算最大单次剂量并给药
成人和14岁及以上青少年
本品的单次最大给药剂量为:15mg铁/kg体重(经静脉推注)或20mg铁/kg体重(经静脉滴注);
无论何种给药方式(经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或体重多少,单次给药剂量均不得超过1000mg的铁(20mL本品)。
本品每周推荐累计剂量不得超过1000mg铁(20mL本品)。如果总铁需求量较高,则额外剂量的施用应与首次剂量间隔至少7天。
1至13岁儿童和青少年
本品的单次最大给药剂量为:15mg铁/kg体重或750mg铁(15mL本品)。
本品每周推荐累计剂量不得超过750mg铁(15mL本品)。如果总铁需求量较高,则额外剂量的施用应与首次剂量间隔至少7天。
根据以上原则计算单次给药剂量,并最终累计达到第一步计算的总体所需铁剂量。
第三步:补铁后评估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重新评估。重新评估血红蛋白水平应不早于最后一次本品给药后4周,以便留出足够的时间供机体生成红细胞和利用铁。如果患者需要进一步补充铁,应重新计算铁需求(参照第一步)。
三、用法
在使用前目视检查药瓶是否破损,瓶内是否有沉淀物。确保使用无沉积物的均匀溶液。
每瓶本品仅限一次使用。任何未使用的医药产品或废料应按照当地要求处理。
本品只能与浓度为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混合。因为考虑到沉淀和/或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可能,不应使用其他溶液进行稀释,也不能添加其他治疗药物。
出于微生物学安全考虑,药瓶一旦打开或本品被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后,应立即使用。
静脉推注
将未稀释的药物通过静脉推注给药。在成人和14岁及以上青少年中,单次最大给药剂量为15mg铁/kg体重,单次总量不得超过1000mg铁。在1至13岁儿童中,单次最大给药剂量为15mg铁/kg体重,单次总量不得超过750mg铁。
静脉滴注
将稀释的药物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在成人和14岁及以上青少年中,单次最大给药剂量为20mg铁/kg体重,单次总量不得超过1000mg铁。在1至13岁儿童中,单次最大给药剂量为15mg铁/kg体重,单次总量不得超过750mg铁。
本品必须按如下方法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由于稳定性的原因,稀释后的浓度不得小于2mg铁/mL(不计算羧基麦芽糖铁溶液的体积)。
四、特殊人群
肾功能不全
依赖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成人和14岁及以上青少年患者单次最大日剂量不得超过200mg铁(参阅[注意事项])。
尚未在需要血液透析的1至13岁慢性肾脏病儿童中研究本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不推荐1至13岁慢性肾脏病需要血液透析的儿童使用本品。
成人和14岁及以上青少年尚未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或正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每天可接受达1000mg的剂量。
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静脉铁剂必须在经过仔细的风险/获益评估后才能施用。密切监测患者铁状态,防止铁过载的发生(参阅[注意事项])。
1岁以下儿童
尚未在1岁以下儿童中研究本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不建议在该年龄组的儿童中使用本品。
不良反应
表4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9000多名受试者(包括100多名1至17岁儿童和青少年)接受了注射本品后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以及上市后报告的ADR。
最常报告的ADR是恶心(3.2%),其次是注射/输注部位反应、低磷血症、头痛、潮红、头晕和高血压。注射/输注部位反应包括几种不常见或罕见的ADR。
最严重的ADR为速发严重过敏反应(罕见);已有死亡报告。更多细节请参阅[注意事项]。
表4:临床试验期间和上市后观察到的ADR
1、免疫系统疾病:不常见超敏反应。罕见速发严重过敏反应。
2、代谢及营养类疾病:常见低磷血症。
3、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头痛、眩晕。不常见味觉倒错、感觉异常。发生率未知:意识丧失。
4、精神病类:不常见焦虑。
5、心脏器官疾病:不常见心动过速。发生率未知:过敏性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Kounis综合征)。
6、血管类疾病:常见潮红、高血压。不常见低血压。罕见晕厥前期、晕厥、静脉炎。
7、呼吸系统、胸及纵膈疾病:不常见呼吸困难。罕见支气管痉挛。
8、胃肠系统疾病:常见恶心。不常见腹痛、呕吐、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罕见肠胃气胀。
9、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不常见皮疹、瘙痒、荨麻疹、红斑。罕见血管性水肿、皮肤变色、苍白。发生率未知:面部水肿。
10、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不常见关节痛、肌痛、肢体疼痛、背痛、肌痉挛。发生率未知:低磷血症性骨软化症。
11、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常见注射/输注部位反应。不常见发热、疲劳、寒战、胸痛、外周水肿、难受。罕见流感样疾病(发病时间由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12、各类检查:不常见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血乳酸脱氢酶升高。
儿童
本品用于1至17岁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性特征与成人相当。在7项临床研究中,有110名儿童患者接受了本品治疗。未报告严重ADR。报告的非严重ADR是低磷血症(n=5)、荨麻疹(n=5)、注射/输注部位反应(n=4)、腹痛(n=2)、潮红(n=2)、头痛(n=2)、发热(n=2)、肝酶升高(n=2)和皮疹(n=2)。便秘、胃炎、高血压、瘙痒和口渴各仅见1例。
禁忌
本品在以下情况禁用:对本品、本品活性成份以及任意辅料过敏;已知对其他肠外铁剂发生严重超敏反应;非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如其他类型小细胞性贫血;存在铁过载或铁利用障碍。
注意事项
1、超敏反应
胃肠外给予铁制剂有可能引起超敏反应(包括严重和潜在致命的速发严重过敏反应)。既往也曾有过使用普通剂量的肠外铁剂发生超敏反应的报告,也有过超敏反应发展为Kounis综合征(急性过敏性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心肌梗塞)的报道,参见[不良反应]。
对已知过敏(包括药物过敏)的患者,包括有严重哮喘、湿疹或其他特应性过敏史的患者,应用本品后发生超敏反应的风险会增高。
临床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或炎症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应用肠外铁剂时发生超敏反应的风险也会增高。
应确保在有完备可用的急救设备下,并且有处理超敏反应经验的医务人员在场时,才能进行本品给药。每次给药后,患者需留观至少30分钟,以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如果在给药期间出现超敏反应或不能耐受的临床表现,必须立即停止给药。医疗机构应提供心肺复苏设施和处理急性速发严重过敏反应的相关药物,包括1:1000肾上腺素注射液。此外,对发生超敏反应的患者酌情给予抗组胺药物和/或皮质类固醇激素。
2、症状性低磷血症
本品上市后曾有过在低磷血症高风险患者中出现症状性低磷血症而需要临床干预的病例报告。这类病例多见于没有肾功能不全病史且接受多次本品注射的患者。发生低磷血症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存在胃肠道疾病导致脂溶性维生素或磷酸盐吸收不良,同时或之前应用影响近端肾小管功能的药物,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和营养不良。大部分低磷血症患者可以在3个月之内恢复。
本品上市后曾有过症状性低磷血症导致骨软化症和骨折的病例报告,需要接受包括手术在内的临床干预措施。如果患者出现疲劳加重、肌痛或骨痛,应要求其就医。
对于接受较高剂量多次给药或长期治疗的患者以及存在低磷血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应监测血磷水平。如果出现持续性低磷血症,应重新评估是否接受羧基麦芽糖铁治疗。
3、肝肾功能损伤患者用药
对有肝功能障碍的患者,静脉铁剂必须在经过仔细的风险/获益评估后才能施用。对于肝功能障碍患者,特别是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患者,由于铁过载是诱发因素,因此应避免向PCT患者给予静脉铁剂。建议对密切监测患者铁状态,防止铁过载的发生。
目前还没有关于依赖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单次接受超过200mg铁的安全性数据。依赖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单次最大日剂量不得超过200mg铁。
4、感染
静脉铁剂在急性或慢性感染、哮喘、湿疹或特应性过敏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建议患有菌血症患者停止使用本品。考虑到慢性感染会抑制红细胞生成,因此在此类患者用药前必须进行相关获益/风险评估。
5、高血压
在两项临床研究中,有4%(67/1775)的受试者报告了高血压。在这两项临床试验中,在6%(106/1775)的受试者中观察到收缩压一过性升高,有时伴有面部潮红、头晕或恶心。这些升高通常在给药后立即发生,并在30分钟内消退。每次注射给药后,监测患者是否出现高血压的体征和症状。
6、补铁治疗后的铁蛋白监测
来自VIT-IV-CL-008研究的有限数据表明,铁蛋白水平在置换后2-4周下降迅速,之后下降速度变慢。在接下来的12周的研究中,平均铁蛋白水平未下降至可以考虑再次治疗的水平。因此,尽管在补铁治疗后4周内评估铁蛋白水平似乎为时过早,但现有数据并未明确指出铁蛋白重新测试的最佳时间。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重新进行进一步评估。
7、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干扰
在应用本品24小时之内,可能会观察到实验室指标中血清铁和转铁蛋白结合铁的异常升高,这是由于本品中所含有的铁对实验室检测的干扰造成的。
8、注射部位反应
使用本品时,应注意避免注射部位渗漏。在给药部位发生渗漏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可能会导致给药部位长时间变成棕色。一旦发生渗漏,必须立即停止给药。
9、辅料
每mL未稀释的本品溶液中最多含有5.5mg(0.24mmol)钠,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钠摄入量(每日2克钠)的0.3%。
10、对驾驶和使用机器的能力的影响
本品不太可能损伤驾驶或使用机器的能力。
11、不相容性
除[用法用量]章节所述药物外,本药物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与聚乙烯和玻璃以外的容器的相容性尚不清楚。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妊娠
在妊娠期使用本品前需要进行仔细的风险/获益评估,除非妊娠明确需要,否则不应使用本品。
许多情况下孕早期发生的缺铁可通过口服补铁进行治疗。如果判断使用本品的治疗获益大于对孕妇和胎儿潜在的风险,使用本品治疗应限定在孕中期和孕晚期。
肠外给予铁剂后可能发生胎儿心动过缓。它通常是暂时性的,是孕妇过敏反应所导致的。对孕妇静脉给予肠外铁剂期间,应密切监测未出生的婴儿。
动物数据表明本品释放的铁能穿过胎盘屏障,在妊娠期间使用本品可能会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参见[药理毒理])。
关于孕妇用药的数据很少。有限的数据中观察到,接受本品治疗的孕妇与接受口服铁剂治疗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发生频率最高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头痛和上腹痛。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铁参数相似。
2、哺乳
临床研究表明从本品转移至人乳中的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根据有限的哺乳期妇女用药数据,认为本品不太可能对接受哺乳的婴儿构成风险。
3、生育力
无本品对人类生育力影响的数据。根据本品对动物治疗的研究,本品对生育力无影响(参见[药理毒理])。
老人用药
尚未进行专门研究本品对老年受试者(≥65岁)影响的研究。在本品临床研究中,目前已经有超过2000例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接受了本品治疗。在这些研究中,没有给老年患者应用特殊剂量或给药指南,老年和年轻患者之间未观察到安全性或有效性的差异。但不能排除一些老年患者个体的敏感性更高。
药物相互作用
当同时应用口服铁剂时,口服铁剂的吸收率会降低。因此,如有需要,应至少在本品最后一次注射给药5天后再开始接受口服铁剂的治疗。
药物过量
本品的给药剂量超过纠正铁缺乏所需的给药剂量时,可能会导致铁蓄积在贮存部位,最终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监测铁参数,如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可以有助于确认铁蓄积。如果已经出现铁蓄积,按照标准的医疗实践进行治疗,如考虑使用铁螯合剂。
药理作用
羧基麦芽糖铁是一种胶体氢氧化铁(三价铁)与羧基麦芽糖的复合物,是一种可释放铁的碳水聚合物。
毒理作用
1、遗传毒性
羧基麦芽糖铁Ames试验、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小鼠体内骨髓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2、生殖毒性
大鼠生育力试验中,雌性和雄性大鼠静脉输注(给药时间超过1小时)羧基麦芽糖铁,剂量最高为30mg/kg(剂量以铁计,下同;以体表面积计,约相当于人用剂量750mg的40%),每周给药3次(第0、3、7天),未见对交配功能、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大鼠于妊娠第6天至第17天静脉输注(给药时间1小时)羧基麦芽糖铁,剂量最高为30mg/kg/天(以体表面积计,约相当于人用剂量750mg的40%),未见对胚胎或胎仔的不良影响。兔于妊娠第6天至第19天静脉输注(给药时间1小时)羧基麦芽糖铁,剂量为4.5、9、13.5、18mg/kg/天,在9mg/kg/天(以体表面积计,相当于人用剂量750mg的23%)及以上剂量可见畸形,在4.5mg/kg/天(以体表面积计,相当于人用剂量750mg的12%)及以上剂量可见自发性流产增加;最高剂量组可见着床前丢失;胚胎或胎仔的不良影响是在产生母体毒性时观察到的。
大鼠围产期发育毒性试验中,大鼠静脉输注羧麦芽糖铁,最高剂量为18mg/kg/天(以体表面积计,约相当于人用剂量750mg的23%),未见对子代存活率、行为、性成熟或生殖参数的不良影响。
3、致癌性
羧基麦芽糖铁尚未进行致癌性试验。
贮藏方法
避光,密闭,不超过30℃保存,不得冷冻。
有效期
执行标准
JX20220120。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J202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