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尿肌酐测定

尿肌酐测定是一种医学检测方法,用于测量尿液中肌酐的浓度。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过滤后随尿液排出体外。通过测定尿肌酐水平,医生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因为肾脏是调节血液中肌酐水平的主要器官。然而,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全面评价肾功能的作用有限。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肾脏健康状况,医生通常会将尿肌酐测定与其他肾功能测试一起进行检查,比如血肌酐和尿素氮等,以更全面地了解肾脏健康。

类别

实验室检查

参考价格

一般情况下,检查的费用在几十元左右,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可能有差异。

是否医保

该检查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具体以当地医疗机构标准为主。

科室

肾内科

相关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贫血

相关症状

血尿、蛋白尿、水肿、排尿困难、尿频

概述

简介

尿肌酐测定是一种医学检测方法,用于测量尿液中肌酐的浓度。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过滤后随尿液排出体外。通过测定尿肌酐水平,医生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因为肾脏是调节血液中肌酐水平的主要器官。然而,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全面评价肾功能的作用有限。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肾脏健康状况,医生通常会将尿肌酐测定与其他肾功能测试一起进行检查,比如血肌酐和尿素氮等,以更全面地了解肾脏健康。

检查目的

1、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2、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

3、帮助诊断肾脏疾病。

4、监测肾脏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5、辅助诊断一些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贫血等。

适应证

1、肾脏疾病患者。

2、有肾脏疾病高风险的人群,如长期接受肾毒性药物治疗者、有肾脏疾病家族史者等。

3、糖尿病患者。

4、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

5、高血压患者。

6、有心脏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的患者。

7、老年人。

风险提示

禁用人群

1、月经期女性不适宜进行尿肌酐测定,这是因为月经血可能污染尿液样本,导致尿肌酐测定结果不准确。

2、感冒患者不适宜进行尿肌酐测定,这是因为感冒可能导致肾功能异常或尿液成分改变,影响尿肌酐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准备

1、预约挂号。

2、检查前咨询医生,确定留尿方法,然后明确饮食注意事项。

3、检查前保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4、如果在服用可能影响肌酐水平的药物,则应告知医生,以便确定是否需要停药。

5、保持放松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是否空腹

一般无需空腹。

检查过程

标本类型

尿液

采集方法

受检者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自行留取尿液。

检查部位

该检查的检查部位为泌尿道。

是否麻醉

不需要麻醉。

疼痛感

一般不会有疼痛感。

检查方法

1、医护人员会向患者提供专门的收集容器,并告知患者收集尿液的时间范围,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2、在开始收集尿液之前,记录第一次排尿的时间,并不要将这部分尿液收集到容器中。

3、在第一次排尿后开始计时,接下来的24小时内的所有尿液都需要收集到指定的容器中。直到24小时结束,无论是否有尿意,都要排空膀胱,收集该部分尿液。

4、收集完全部尿液后,记录总量及收集结束的确切时间,混匀后取约10ml送检。

检查耗时

每次收集尿液一般需要1~3分钟,整个检查的收集过程需要持续24小时。

检中注意

1、每次排尿前,尽量保持外阴清洁。

2、要收集全部尿液,保证尿量的准确性,避免漏采或混入其他物质。

3、在收集的24小时内,应保持正常饮食,不要特意多喝水。

4、为防止尿液腐败和被环境细菌污染,可在收集的尿液中加入防腐剂甲苯。

5、收集尿液时避免接触容器内壁,保持收集容器的清洁。将容器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

出报告时间

各医院出报告时间差异较大,一般送检后1~2小时即可出结果,当天可取报告。

检查后注意

检查结束后,患者应尽快获得检查结果,并及时咨询医生以了解检查结果是否正常,以及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结果解读

正常参考

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尿肌酐为7.1~17.7mmol/24h;成年女性的尿肌酐为5.3~15.9mmol/24h;儿童的尿肌酐为71~195μmol/(kg·24h);婴儿的尿肌酐为88~177μmol/(kg·24h)。

注:以上仅供参考,具体因就诊医院、检测实验室、检测方式、仪器的精准程度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指标升高

1、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肌肉代谢活动,产生更多肌酐被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导致尿中肌酐浓度暂时性升高。

2、高蛋白饮食:过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胸肉、牛肉、鸡蛋、牛奶等,会增加身体代谢的肌酐量,使更多的肌酐需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从而导致尿肌酐升高。

3、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可导致肌肉和软组织增生,增加了肌酐的生成,使肾脏需要滤过和排出的肌酐量增多,从而引起尿肌酐水平升高。

4、其他: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伤寒、斑疹伤寒、破伤风等,也可能导致尿肌酐升高。

指标降低

1、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代偿期、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使血液中的肌酐不能被充分过滤排出,从而引起尿肌酐水平降低。

2、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会导致肌肉质量减少,减少了肌酐的生成和释放到血液中,使肾脏滤过的肌酐量减少,进而导致尿肌酐水平降低。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使肌肉蛋白质分解加速,造成肌酐产生减少,进而引起尿肌酐水平降低。

4、其他:如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进行性肌萎缩、贫血、瘫痪、硬皮病等,也可能导致尿肌酐水平降低。

特别提示

对于受检者而言,由于检查报告内容均为医学专用术语,所以在拿到检查报告单之后,应当及时咨询开单医生。之所以不建议患者自行解读报告单内容,是由于报告单内容均为专业术语,而患者本身不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如果自行解读理解错误,会加重心理负担,引起不良情绪,还可能会延误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特别提示

对于受检者而言,由于检查报告内容均为医学专用术语,所以在拿到检查报告单之后,应当及时咨询开单医生。之所以不建议患者自行解读报告单内容,是由于报告单内容均为专业术语,而患者本身不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如果自行解读理解错误,会加重心理负担,引起不良情绪,还可能会延误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