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颈椎MRI

颈椎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它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详细图像,有助于医生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骨折、颈椎管狭窄等多种颈椎疾病,并评估颈椎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类别

其他检查

其他名称

颈椎磁共振成像、颈椎核磁共振

参考价格

一般情况下,颈椎MRI的费用在400~1000元之间,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可能有差异。

是否医保

该检查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具体以当地医疗机构标准为主。

科室

骨科

所属项目

影像学检查

相关疾病

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肿瘤、颈椎骨折、颈椎结核、颈椎病、颈椎管狭窄

相关症状

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上肢麻木、上肢无力、头晕、头痛、视力模糊

概述

简介

颈椎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它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详细图像,有助于医生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骨折、颈椎管狭窄等多种颈椎疾病,并评估颈椎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检查目的

1、辅助诊断颈椎病变。

2、评估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情况。

3、观察颈椎血管情况。

4、评估颈椎术后恢复情况。

适应证

1、颈椎病。

2、颈椎骨折、脱位。

3、颈椎肿瘤。

4、颈椎管狭窄。

5、颈部血管病变。

6、颈部软组织病变,如颈部肌肉劳损、韧带钙化等。

风险提示

禁用人群

1、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

2、早期妊娠妇女。

3、幽闭恐惧症患者。

4、不能自主配合者。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患者需持检查单到放射科登记室进行登记,并按时到达检查室外等候。

2、在进入检查室之前,患者应除去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如金属发夹、硬币、别针、磁卡、钥匙、手表、手机、项链、耳环、金属扣或金属拉链的内衣物等。轮椅、担架、助步器等也不能带入检查室。

3、对于婴幼儿、躁动等不合作患者需要在检查前服用镇静药物。

4、检查当天患者应穿着简单、轻便的衣服,避免穿着含有金属材质的服装。

是否空腹

无需空腹。

检查过程

标本类型

采集方法

由医护人员操作。

检查部位

颈椎MRI的检查部位是颈椎。

是否麻醉

无需麻醉。

疼痛感

一般不会有疼痛感。

检查方法

1、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双腿平放,双手放于身体两侧。

2、检查人员使用安全带将患者的头、胸和手臂进行固定,以确保在检查过程中患者保持不动。

3、检查人员操作仪器,使患者连同检查台一起滑入MRI机器的检查空间内,开始扫描。

4、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去除患者身上的所有固定设备和线圈,患者离开检查室。

检查耗时

检查一般需要10~20分钟,但可能需要排队等候。

检中注意

1、MRI检查需要患者保持身体绝对静止,任何微小的移动都可能产生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进而影响医生的诊断。

2、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呼吸均匀,避免深呼吸或屏气,以减少因呼吸引起的图像模糊。

3、如果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感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告知医生。

出报告时间

各医院出报告时间差异较大,一般检查后2~3天可取报告。

检查后注意

1、在检查结束后,患者应规定时间内凭片袋上的条码到自助取片机上取诊断报告和影像胶片。

2、取得报告后,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了解颈椎的病变情况。

3、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可能需要遵循医嘱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结果解读

正常参考

检查所见未见明显异常。

异常分析

1、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颈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可能变直甚至出现反弓现象。颈椎各椎体之间的排列关系可能出现紊乱。

2、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突出的椎间盘在MRI上通常表现为低信号影,周围可能有软组织肿胀。硬膜外脂肪可能消失或形成囊肿,硬膜外间隙可能变窄。

3、颈椎肿瘤:颈椎管内或椎体上出现占位性病变,信号异常。肿瘤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脊髓形态改变。肿瘤内部可能出现囊变、出血或坏死等复杂表现。

4、颈椎骨折:颈椎椎体骨折,骨折线清晰。骨折部位可能出现水肿、出血等信号异常。骨折可能导致颈椎管狭窄,压迫脊髓或神经根。

5、颈椎结核:颈椎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可能出现脓肿,信号异常。脊髓可能受压变形,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6、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可能异常,椎体边缘可能出现骨质增生(骨刺)。颈椎间盘可能变性膨出或突出,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黄韧带可能肥厚,导致脊髓受压变性,信号增高。

7、颈椎管狭窄:颈椎管矢状径变窄,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脊髓可能受压变形,信号异常。硬膜囊可能受压,导致椎管内压力增高。

特别提示

对于受检者而言,在拿到检查报告单之后,应当及时咨询开单医生。之所以不建议患者自行解读报告单内容,是由于报告单内容均为专业术语,而患者本身不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如果自行解读理解错误,会加重心理负担,引起不良情绪,还可能会延误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特别提示

对于受检者而言,在拿到检查报告单之后,应当及时咨询开单医生。之所以不建议患者自行解读报告单内容,是由于报告单内容均为专业术语,而患者本身不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如果自行解读理解错误,会加重心理负担,引起不良情绪,还可能会延误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