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煎《景岳全书》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百草煎,中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主治百般痈毒,诸疮损伤疼痛,腐肉肿胀,或风寒湿气留聚,走注疼痛,水臌肿胀等症。
名称
出处
主治
组成
百草(凡田野山间者,无论诸品皆可取用;然尤以山草为胜,辛香者佳;冬月可用干者,须预为收采之)。
用法用量
上不论多寡,取以多,煎浓汤,乘热熏洗患处,仍用布帛蘸熨良久,务令药气蒸透,然后敷贴他药,每日二三次不拘,但以频数为善。若洗水鼓肿胀,每次须用草二三十斤,煎浓汤二三锅,用大盆盛贮,以席簟遮风熏洗良久,每日一次或二次,内服廓清饮分利等剂妙甚。
主治
百般痈毒,诸疮损伤疼痛,腐肉肿胀,或风寒湿气留聚,走注疼痛,水臌肿胀等症。
方义
盖其性之寒者,可以除热;热者,可以散寒;香者,可以行气;毒者,可以解毒,无所不用,亦无所不利。汤得药性则汤气无害,药得汤气则药力愈行。凡用百草以煎膏者,其义亦此。此诚外科中最要最佳之法,亦传之方外人者也。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成方切用》:“百草煎:治百般痈毒,诸疮损伤.疼痛腐肉肿胀,或风寒湿气,留聚走注疼痛等证,无不奇效。百草,凡田野山间者,无论诸品皆可取用,然以山草为胜,辛香者佳,冬月可用干者(不及鲜者力速)。须预为采取之。右不论多少,取以多煎浓汤,乘热薰洗患处,仍用布帛蘸熨良久,务令药气蒸透,然后敷贴他药。每日二三次不拘,但以频敷为善。盖其性之寒者可以除热,热者可以散寒,香者可以行气,毒者可以解毒。无所不用,亦无所不到。汤得药气。则汤气无害;药得汤气,则药力愈行。凡用百草以煎膏者,其义亦以此,此诚外科中最要最件之法。亦传之方外人者也(若洗水鼓肿胀,每次须用二三十斤,煎浓汤二三锅,用大盆贮,以席簟遮风,薰洗良久。每日一二次,内服廓清饮分利等剂,妙甚。)。”
.2f2b33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