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汤《金匮要略》

泽泻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利水消饮,健脾制水之功效。主治饮停心下,头目眩晕,胸中痞满,咳逆水肿。
名称
别名
出处
分类
功用
主治
歌诀
清阳之位饮邪乘,眩冒频频苦不胜,泽五为君术二两,补脾制水有奇能。
组成
泽泻五两(15g),白术二两(6g)。
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二升(300ml),煮取一升(150ml),分温再服。
功用
利水除饮,健脾制水。
主治
饮停心下,头目眩晕,胸中痞满,咳逆水肿。
方义
方中泽泻甘淡,利水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出,为君药。白术甘苦,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助脾运化水湿,为臣药。两药相须为用,重在利水,兼健脾以制水,为治脾虚水饮内停之良方。又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术散,以白术、泽泻等量配伍应用,主治水肿觉胀下者。
重要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汤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