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鼓室积液(鼓膜后方形成黏稠或稀薄的液体)、耳朵闷胀、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儿童发病率远高于成人和老年人。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认为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如咽鼓管一般呈关闭状态,在打呵欠或大口吞咽等情况下开放,以平衡中耳压力,但若因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癌、局部软骨发育不良、控制咽鼓管开放的肌肉力量薄弱等因素导致咽鼓管阻塞,则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此外,被动性吸烟、局部环境不良、婴幼儿哺乳姿势不当等,也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危因素。建议日常注意避免相关不良因素,以减少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