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狭窄的症状,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时间和程度。
如果是轻度狭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怕凉、偶尔抽筋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患肢皮肤温度降低,特别是用手背感知双侧同等平面的皮肤温度时,发现两侧皮肤温度不同,比如左脚背的皮肤温度比右脚背的皮肤温度低、左小腿的皮肤温度比右小腿的皮肤温度低等。
患者还会出现皮肤颜色改变,比如缺血肢体的皮肤颜色苍白等,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可出现紫绀、潮红等表现,并伴有肢体肿胀。此外,患者足背动脉(内外踝连线的中点)、胫后动脉的搏动减弱,特别是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间的缝隙可触摸到动脉搏动明显减弱,且下肢脚踝部的血压明显低于上肢肱动脉。
当病情继续发展时,患者就会开始出现间歇性跛行、脚部皮肤干燥、脱屑,以及趾甲变形、趾甲生长缓慢、小腿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静息痛,即患者不行走时,也会出现腿部疼痛,夜间疼痛加重,患者往往屈膝、抱足而坐。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坏疽,表现为肢体远端发黑、变干。此时,在严重狭窄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血管闭塞,使肢端的血液供应不能满足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
.2f2b33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