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鼻子闻不到、嗅觉失灵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鼻部炎症性疾病、鼻部阻塞性疾病、嗅神经受损等。临床上,医生会针对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鼻子闻不到、嗅觉失灵的原因。
- 1、鼻部炎症性疾病:例如鼻炎、鼻窦炎、鼻前庭炎等,可能会刺激鼻腔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或者造成鼻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影响正常的嗅觉,造成鼻子闻不到、嗅觉失灵。
- 2、鼻部阻塞性疾病:例如鼻息肉、鼻腔肿瘤等,均可造成嗅觉传导通路的阻塞,引起鼻子闻不到、嗅觉失灵。
- 3、嗅神经受损:例如病毒感染、化学毒物等引起的嗅上皮的损伤,头部外伤引起的嗅神经的挫伤或离断等,脑或神经肿瘤、颅内手术等导致嗅觉高级中枢损伤等,都可以影响正常的嗅觉功能,造成鼻子闻不到、嗅觉失灵。
二、鼻子闻不到、嗅觉失灵的处理方法。
- 1、药物治疗:目前被证实有一定疗效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维生素A、银杏叶提取物、柠檬酸钠缓冲液等,其中糖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药物,其用于治疗炎症、外伤和感染所致的嗅觉失灵的报道较多,以炎症所致的嗅觉失灵的治疗效果最佳,常用药物有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维生素等,效果更优。
- 2、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以纠正异常的鼻腔结构,清除鼻腔阻塞病变,对于改善嗅觉失灵可能有效,例如伴或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经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嗅觉功能可得到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嗅觉功能无改善甚至降低。
- 3、嗅觉训练:嗅觉训练是指患者主动反复嗅吸各种类型的嗅剂,以提升嗅觉功能的治疗方法。嗅觉训练可明显改善嗅觉识别、辨别能力,对嗅觉察觉阈有轻度改善作用。嗅觉训练主要使用苯乙醇、桉叶醇、香茅醛、丁香酚4种气味,每种气味嗅10秒左右,两种嗅剂间隔10秒,每次训练时长5分钟,每天早餐前及晚睡前各训练1次。
- 4、其他治疗:目前针对中医药、针灸治疗嗅觉失灵的报道不多,确切的治疗效果仍需规范的临床试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