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是对排卵时间的一种描述,在医学上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排卵日(下次月经之前14天)前5天到排卵日后4天,共10天。由于在排卵期进行性生活比较容易受孕,因此,女性要学会预测排卵期。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月经周期预测排卵期。月经周期是指从本次月经第1天到下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22~34天都属于正常范围。如果月经周期是28天,则排卵将发生在周期的第14天;如果月经周期32天,则排卵将发生在周期的第18天。月经周期规律女性,比较容易掌握排卵期;但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很难通过月经周期预测排卵期。
2、通过特殊表现预测排卵期。生育年龄的女性,随着卵泡的长大、排出,激素的水平也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排卵前,卵泡成熟即将排出的时候,卵泡周围颗粒细胞分泌的雌激素达到高峰值,女性的身体会发出即将排卵的信息,从而出现分泌物增多、出现拉丝、阴道湿滑等表现。因此,女性可以通过这些排卵前的表现预测排卵期。
3、通过检查预测排卵期。排卵前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此时用尿液进行LH(促黄体激素)试纸的检测可能会出现阳性结果;通过超声监测卵泡的生长情况,可以在排卵前观察到卵泡成熟的情况。这些检查都有助于预测排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