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饭树为杜鹃花科植物,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以及台湾等地。其果实、叶或枝叶、根均可入药,分别称为南烛子、南烛叶、南烛根。
传统医学认为,南烛子味酸、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固精气、止泻痢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须发早白、筋骨无力、久泄梦遗、带下不止、久泻久痢;南烛叶味酸、涩,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益肠胃、养肝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久泻、少食、肝肾不足、腰膝乏力、须发早白;南烛根味酸、微甘,性平,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牙痛、跌伤肿痛。
乌饭树为杜鹃花科植物,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以及台湾等地。其果实、叶或枝叶、根均可入药,分别称为南烛子、南烛叶、南烛根。
传统医学认为,南烛子味酸、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固精气、止泻痢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须发早白、筋骨无力、久泄梦遗、带下不止、久泻久痢;南烛叶味酸、涩,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益肠胃、养肝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久泻、少食、肝肾不足、腰膝乏力、须发早白;南烛根味酸、微甘,性平,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牙痛、跌伤肿痛。
南烛子味酸、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固精气、止泻痢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须发早白、筋骨无力、久泄梦遗、带下不止、久泻久痢。
南烛叶味酸、涩,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益肠胃、养肝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久泻、少食、肝肾不足、腰膝乏力、须发早白。
南烛根味酸、微甘,性平,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牙痛、跌伤肿痛。
内服:煎汤,或入丸剂。
内服:煎汤;或熬膏;或入丸、散。
1、内服:煎汤;或研末。
2、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常用剂量为南烛子9-15g,南烛叶6-9g,南烛根9-15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6[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