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作用。
泻肺平喘:
葶苈子辛散苦降,性寒清热,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具有泻肺、消痰、平喘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痰涎雍盛、肃降失司导致的咳喘胸闷不得卧。
行水消肿:
葶苈子性大寒,苦寒泄降,能泻肺气之壅闭,具有通调水道、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饮邪内结、肺气闭塞、水气不化导致的腹水水肿、胸胁积水、小便不利等。

现代应用

葶苈子具有镇咳、平喘等药理作用,多运用于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如泻肺定喘片、珠贝定喘丸、鸡苏丸、银黄清肺胶囊、润肺化痰丸、止咳丸等。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葶苈子适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者;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者。
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者:
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痰涎雍盛、肃降失司导致的咳喘胸闷、不得平卧等症状。
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者:
葶苈子具有行水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饮邪内结、肺气闭塞、水气不化导致的腹水水肿、胸胁积水、小便不利等症状。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慎用。
原因:
葶苈子药性苦寒,易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原有病症。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包煎(将药物装入纱布袋中,然后与其他药物同煎)。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3-1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葶苈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参考来源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