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泻药的副作用

副作用在这里泛指不良反应,泻药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电解质紊乱、药物依赖等。泻药是指促进排便的药物,可分为容积性、刺激性、润滑性、渗透性泻药,下面就以上4种类型泻药的副作用进行介绍。

一、容积性泻药。

  • 代表药物包括欧车前亲水胶散剂、膳食纤维胶囊、羟甲基纤维素等,副作用较少,少数患者服药后可出现轻微的腹胀、恶心,一般情况下,可以随着用药逐渐消失。

二、刺激性泻药。

  • 代表药物包括比沙可啶肠溶片、酚酞片(国内已停止使用)和蒽醌类药物(例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
  • 1、过敏反应:此类药物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皮炎、药疹、瘙痒、流鼻涕等过敏性反应。如果过敏症状比较严重,请患者及时停药就医。
  • 2、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痛、腹泻、胃肠道灼烧感、肠炎等,严重时甚至可引起胃肠道出血。
  • 3、其他:过量或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肌痉挛、倦怠无力等症状。

三、润滑性泻药。

  • 代表药物包括液体石蜡、甘油(开塞露),此类药物通过润滑肠壁和软化粪便发挥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形成药物依赖,导致胃肠自主运动功能减弱。

四、渗透性泻药。

  • 代表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液、甘露醇口服液、山梨醇口服液、聚乙二醇4000等。
  • 1、胃肠道反应:渗透性泻药主要通过保留粪便水分含量、增加粪便体积,从而刺激结肠蠕动,发挥促进排便的功效。因此,使用本类药物后患者可能出现胃肠胀气、腹痛、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 2、电解质紊乱:过量或长期使用渗透性泻药,可引起电解质紊乱,患者可出现头疼、嗜睡、恶心、呕吐、抽搐、心慌、反应迟钝等表现。

轻度的排便不畅,首先应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膳食结构来改善。如果在此基础上排便困难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可选择对身体伤害较小的泻药促进排便。若症状严重,或已尝试使用过多种药物均不见效,应立即就医处理。

发布时间:2024-11-04 15:12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