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新冠抗原检测假阳性是怎么回事

新冠抗原检测假阳性,是指机体本身并未感染新冠病毒,但抗原检测显示阳性结果,一般复查后可排除诊断。新冠抗原检测假阳性,可能与干扰物质、取样因素、操作错误、接种疫苗等因素有关。

1、干扰物质:鼻腔标本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粘蛋白、粘膜表面抗体、分泌型抗体、补体、盐类、水份等多种物质。另外在有其他的微生物感染,或者是服用某些药物、特殊食物时,标本中就可能存在导致抗原测定假阳性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干扰物质,从而产生假阳性的结果。

2、取样因素:鼻腔内鼻涕较多,未擦拭干净就取样,其中所含的酸性物质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此外,坊间有用橙汁等样本进行抗原检测出现阳性的问题,如果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界定的样本进行检测,是不能说明橙子或其它物品样本抗原检测呈“阳性”的。

3、操作错误:采集过程中标本滴加较多、没有使用配套部件进行检测、试剂盒开封后未及时使用或放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超时判读等,均可能导致抗原检测出现假阳性。

4、接种疫苗:在接种新冠疫苗24小时内应该避免进行抗原自测,如果接种后立即进行自测,也可能会导致假阳性。

与核酸检测相比,新冠抗原检测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不需要依赖专业机构、专业设备、专业人员,群众即可以自行采集鼻部样本进行操作。但抗原抗体反应会因为一些干扰的存在而出现假阳性,所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不可替代核酸检测结果。

发布时间:2024-01-18 05:15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9-0044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