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起始于儿童期,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这些症状会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1、病因:ADHD的确切起因目前尚未明确,但研究认为它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母亲怀孕期间吸烟或饮酒、脑部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ADHD患儿的脑部某些区域,尤其是与注意力、行为控制和决策相关的前额叶和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和(或)结构存在异常。
2、症状:ADHD的临床特征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即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注意力缺陷型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持久,易分心,无法完成固定任务等特征。多动/冲动型ADHD则表现为小动作过多,行为冲动,难以静坐,常不分场合到处奔跑喧闹玩耍。混合型ADHD则同时包含了以上两种类型的症状。
3、治疗:ADHD并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复合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吗啡、哌甲酯、度洛西汀等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ADHD的药物,可以帮助患儿控制症状,提高注意力和减少过度活动。认知行为治疗则主要是帮助患儿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轻ADHD的症状对其生活的影响。
此外,对于ADHD患儿的家庭和学校来说,提供支持和帮助非常重要。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奖励制度来帮助患儿控制症状。学校可以提供个体化的教育计划和额外的辅导,以帮助患儿提高学习成绩和自尊心。同时,社会也应该关注ADHD患儿,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误解,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