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主要取决于受累的器官和血管。
1、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病变严重者还可形成主动脉瘤,以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多因体检时查见腹部有搏动性肿块而发现,腹壁上相应部位可听到杂音,股动脉搏动可减弱。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因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引起声音嘶哑、气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静脉或肺动脉受压等表现。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纤维化等。患者可有胸痛、心悸等症状。
3、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与晕厥等症状。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有头痛、眩晕、呕吐、意识突然丧失、肢体瘫痪、偏盲或失语等表现。脑萎缩时引起痴呆,有精神变态,行为失常,智力及记忆力减退以至性格完全改变等症状。
4、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肾脏萎缩或顽固性高血压,年龄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以及发热等。
5、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与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
6、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如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
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如果怀疑罹患动脉粥样硬化,请及时前往心血管内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和血压,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