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肛门息肉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肛门息肉在医学上并没有相应病名,是指发生在低位直肠黏膜表面的赘生物隆起,因其可由肛门脱出而得名,实际上属于直肠息肉的范畴。根据病理性质的不同,肛门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四种类型。
增生性、炎症性的肛门息肉随炎症的消退,可能自行消失。而腺瘤性、错构瘤性的肛门息肉不会自愈,且具有恶变的可能,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息肉的大小、是否有蒂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1、对于较大的、有蒂的息肉,可以采取结扎疗法进行治疗。手术时,医生会将息肉的蒂部扎紧,然后把息肉的腺体切除,并送病理学检查。
2、对于较小的、扁平的息肉,可以采取电灼疗法或套扎的方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