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三方面。
一、一般治疗。由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所以可以通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来进行治疗,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
- 1、调整饮食。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运动量,适当调整热量的摄入,如白领阶层或者运动量比较小的人群,应该少吃碳水化合物、油炸等脂肪类食物。
- 2、适度锻炼。如果患者的下肢动脉已经形成斑块,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也要通过慢跑、游泳、骑车等运动,来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此外,如果出现了间歇性跛行,如下肢在行走500米时出现疼痛,则要在行走300~400米左右时及时停下休息,防止加重远端缺血的程度,并防止下肢溃疡的发生。
- 3、戒烟。事实上,吸烟对血管的损伤,远远大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尿酸对血管的损伤。如果患者的血管有斑块形成,建议戒烟。
- 4、限酒。患者可以适量喝红酒,但不建议长时间超量饮酒,防止酒精对肝功能造成较大的损伤。
- 5、调节紧张情绪。如果长时间存在工作压力较大、家庭有小矛盾等情况,可能使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血管也会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
二、内科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或者降脂药、降糖药、叶酸等药物。
三、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狭窄或闭塞血管远端有明显流出道的患者,医生会通过动脉内膜剥脱术、支架植入手术,来恢复下肢血供。但是,对于长段血管闭塞,如血管全程闭塞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可能远远不如节段性闭塞的患者。临床上,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手术、介入手术,血管腔内治疗作为开通血管的主要操作方法,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以重复治疗等优点,是治疗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向。
.2f2b33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