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的药物治疗包括对因药物治疗和对症药物治疗。
一、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肾动脉狭窄,应该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 1、如果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肾动脉狭窄,应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等,可以应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等)、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进行治疗,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持续增大,减少肾动脉狭窄的发生几率;
- 2、如果是由于大动脉炎导致的肾动脉狭窄,应该早期应用激素(如泼尼松等)或者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以及新一代生物制剂,避免由于血管全层的炎症,导致血管发生异常的纤维增生,从而避免造成肾动脉狭窄。
二、药物降压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基础治疗,对于因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肾性高血压,可以采用以下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 1、钙拮抗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对治疗肾性高血压有一定效果;
-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等,是具有针对性的降压药物,对大部分患者推荐使用;
- 3、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可以抑制肾素释放,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 4、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一般不主张单独用于肾性高血压,但如果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肺水肿或者心功能不全时,仍可以联合应用。
.2f2b33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