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缺血的表现除了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问题,还可以出现小腿足部发凉、怕冷、麻木、疼痛、脉搏减弱或者消失等症状。
轻度下肢缺血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为下肢皮肤苍白、毛发、脚趾甲生长缓慢、肢体怕凉。随着症状加重,可出现间歇性跛行或者间歇性乏力。如行走1000米,小腿或者臀部就会出现乏力、酸痛等症状,休息后缓解,再走相同距离又重新出现。这往往提示下肢血管狭窄,供血不足。随着症状加重,可以出现静息痛,一开始走路后疼痛,逐渐出现不走路也疼痛,甚至夜间也疼痛会加重。除了上述皮肤出现营养障碍性问题外,还可以出现小腿和足部肌肉萎缩,肌张力差,肢体出现发凉、怕冷、麻木、疼痛、脉搏减弱或者消失。严重的还会出现局部溃疡、肢体坏死,导致截肢或者影响全身功能。下肢缺血的表现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旦出现肢体发凉、疼痛、颜色温度或脉搏变化,一定要及时到周围血管科或者血管外科就诊,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2f2b33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