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下肢缺血的原因主要分为急性下肢缺血和慢性下肢缺血两方面。
(一)急性下肢缺血
- 1、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有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随着血流堵塞到肢体远端,会造成急性下肢缺血,肢体突然出现苍白、麻木、疼痛,功能障碍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肢体坏死。
- 2、局部血栓形成,如在动脉硬化或者血栓闭塞脉管炎基础上,血管壁内形成血栓,发病相对较急,可能在一两天或者几天内突然出现肢体怕凉、疼痛、脉搏减弱、活动障碍等表现。
(二)慢性下肢缺血
- 1、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患者,肢体血管长时间处于狭窄或者闭塞的情况下,肢体远端血流不能够满足营养代谢需要,可能造成肢体急性缺血,甚至坏疽发生。
- 2、免疫问题,如血栓闭塞脉管炎或者有些结缔组织疾病,可以导致血管炎性改变,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肢体动脉闭塞,发生肢体缺血改变。
下肢缺血的病因不同,防治的方法也不同。如果出现肢体缺血,及时到周围血管科等相关科室就诊,防止肢体发生严重的坏死或者坏疽。
.2f2b33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