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下肢缺血分为预防下肢慢性缺血和预防下肢急性缺血。一旦发现有下肢缺血的表现,应该积极医院就诊。
(一)下肢慢性缺血的预防:
- 1、要积极控制原有疾病,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 2、生活方面要注意低脂、低盐、清淡饮食,适量运动,严格戒烟。另外也要控制好血脂、血糖、血压,这些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 3、40岁以上中老年人,建议每年做定期血管检查,特别是下肢脚踝部动脉血压、踝肱比,有时候也可以做血管超声,看有没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以及血管狭窄。
(二)下肢急性缺血的预防:
- 1、主要是防止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的形成,特别是有房颤或者有先天性的心脏瓣膜疾患的患者,必要时候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防止栓子脱落导致肢体栓塞。
- 2、有心脏瓣膜疾病或者房颤的患者,要及时监测心脏超声,心电图。
- 3、这些疾患根据不同的情况,要做运动等各个方面综合调理,来防止出现栓子栓塞。
.2f2b33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