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

头痛(headache)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是指眉弓以上至枕下部、颈上部范围内的疼痛。引发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如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以及全身疾病。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也会引起头痛。头痛可以是单一的症状,也可以是躯体疾病的症状,甚至是生命危急的信号之一。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根据病因,头痛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1、原发性头痛
原发性头痛是指原因未明,临床上主诉为头痛的一组疾病,是头痛的主要发作形式。常见的疾病有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不伴器质性病变的头痛和神经痛等。
2.继发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引起继发性头痛的疾病繁多,既有全身性疾病如发热,也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颅内感染、脑出血等。
头痛的症状表现,往往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1、发病情况
(1)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头痛,头痛起病较急,并有发热。
(2)颅内血管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急剧的头痛,持续不减,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无发热。
(3)颅内占位性病变,慢性进行性头痛,并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缓脉、视乳头水肿等)。
(4)长期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多见于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2、头痛部位
(1)偏头痛多集中在一侧。
(2)颅内病变的头痛其病变部位一般较深,而且疼痛多向病灶同侧放射。
(3)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或整个头部。
(4)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头痛,多为全头部痛。
(5)鼻源性或牙源性的头痛多为浅表性疼痛。
(6)眼源性头痛为浅表性疼痛,而且部位多局限于眼眶、前额或颞部。
3、头痛的程度与性质
头痛的程度一般分轻、中、重三种。
(1)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刺激的疼痛最为剧烈。
(2)脑肿瘤的痛多为中度或轻度。
(3)高血压性、血管源性及发热性疾病的头痛,多为搏动性疼痛。
(4)神经痛多表现为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的刺痛或电击样痛。
(5)紧张型头痛多有重压感或戴帽感等。
4、加重、减轻头痛的因素
(1)咳嗽、打喷嚏、摆头、俯身等动作可使颅内高压性头痛、颅内感染性头痛及脑肿瘤性头痛加剧。
(2)低颅压性头痛可在坐位或立位时出现,卧位时减轻或缓解。
(3)颈肌急性炎症所致的头痛可因颈部运动而加剧。
(4)慢性或职业性的颈肌痉挛所致的头痛,可因按摩颈肌而逐渐缓解。
5、头痛出现的时间与持续时间
某些头痛可在特定的时间出现。
(1)颅内占位性病变往往清晨加剧。
(2)鼻窦炎的头痛常发生于清晨或上午。
(3)丛集性头痛常在晚间发生。
(4)脑肿瘤的头痛多为持续性,可有一定的缓解期。
(5)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期有关。
该症状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原因
原发性头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常常涉及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诸多方面。继发性头痛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往往存在明确的病因。
1、颅脑病变
(1)感染: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风湿性脑脉管炎和血栓闭塞性脑脉管炎等。
(3)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颅内转移瘤、颅内囊虫病或棘球蚴病等。
(4)颅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等。
(5)其他: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头痛型癫痫、腰椎穿刺后及腰椎麻醉后头痛等。
2、颅外病变
(1)颅骨疾病:如颅底凹入症、颅骨骨折、颅骨肿瘤等。
(2)颈部疾病:如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3)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等。
(4)其他:如眼、耳、鼻和齿等疾病和治疗所致的头痛,例如鼻窦感染、磨牙或根管时产生的疼痛。
3、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如流感、伤寒、肺炎等发热性疾病。
(2)中毒:如铅、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如颠茄、水杨酸类)等中毒。
(3)其他: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期或绝经期头痛、中暑等。
4、精神心理因素
如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及癔症性头痛。
5、其他因素
如酒精、咖啡因或其他药物的使用或戒断、体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高原反应等。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脑出血、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肿瘤、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流感、伤寒、肺炎、高血压病、心力衰竭、有机磷中毒、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暑
就医
1、突发严重的头痛,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身体一侧麻木甚至瘫痪、视觉改变,须警惕脑卒中、脑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2、近期有感染史,突发严重的广泛头痛、高热、意识障碍、情绪明显容易激动发火、痉挛或恶心呕吐等,提示急性颅内感染的可能。
3、头部受创后,突发明显头痛,且逐渐加重,伴剧烈呕吐及意识障碍等,提示颅内压增高,须警惕脑疝。
4、短期内反复发作头痛、耳鸣、恶心或呕吐,一过性视物模糊、肢体无力,须警惕脑卒中先兆。
5、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或到神经内科等专科急诊处理。
1、头痛反复发作,或持续数天不缓解,且有加重趋势,常从睡眠中惊醒,甚至吃药不管用,影响了日常生活、睡眠、心境。
2、近期发作短暂头痛、耳鸣、恶心或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肢体无力等,须立即排查脑血管疾病。
3、特殊药物服用史,如尼莫地平、阿托品、奎宁等,出现反复头痛,须及时于开药科室就医咨询排查药物副作用。
4、持续头痛,伴视力逐渐减退,须及时于眼科排查青光眼、屈光不正、眶内肿瘤等,若非眼科疾病,须及时排查颅内病变。
5、头痛局限于前额或颜面部,伴鼻塞、脓涕、嗅觉减退等,考虑鼻窦炎的可能。
6、头痛,伴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喉痛或咳嗽等,提示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7、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出现持续头痛,须排查职业病、慢性中毒等。
8、头面部反复发作电击样短促剧痛,有特定部位触发点,须考虑三叉神经痛的可能。
9、患者反复枕部头痛、颈项部疼痛,伴头晕,上肢麻木、无力,颈部活动受限等,提示颈椎病的可能。
10、持续头痛伴有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或烦躁、焦虑、抑郁等,考虑神经症的可能。
11、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
1、若头痛症状严重、难以忍受并危及生命时,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单纯头痛,或怀疑头痛由脑内疾病引起,可以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接受治疗。
3、若头痛伴发明显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时,可以到精神心理科接受治疗。
4、若头痛怀疑是上呼吸道感染、鼻部、鼻窦疾病导致,可去耳鼻喉科诊治。
5、若头痛怀疑是青光眼等导致,应去眼科就医。
6、若头痛怀疑是颈椎疾病导致,应去骨科就医。
7、若头痛怀疑是三叉神经痛、感染性疾病所致者,应分别去疼痛科、感染性疾病科就医。
1、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头痛的?头痛是突然出现还是反复发作持续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头痛的症状有加重吗?
2、您除了头痛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发热、呕吐、头晕、失眠、鼻塞等?
3、您的头痛是规律性发作的吗?什么时候头痛最严重?
4、您之前有过头痛发作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您在头痛发作前是否有过头部外伤?
6、您最近是否有感冒情况?
7、您既往有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心脏病、鼻窦炎或颈椎病吗?目前还在吃药控制吗?
8、您的家属中有过类似头痛、脑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吗?
9、您有吃止痛药吗?进行过其他治疗吗?效果怎么样?
10、您最近生活工作顺利吗?压力大吗?
1、我为什么会有头痛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动脉血气分析、有毒物质检测、头颅CT扫描、头颅MRI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听力检测、心电图、精神心理评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1、一般情况检查
检查体温、神志、黏膜、甲状腺、皮肤等,并听诊心率、心律、心音等,以评估全身健康状况。
2、神经系统检查
包括颅神经、运动、感觉、反射、共济运动、脑膜刺激征等,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3、眼部检查
检查视力、视野、眼球震颤、眼压等,以评估眼部健康状况。
4、颈部检查
检查颈部活动度、压痛、血管杂音等,以评估颈部结构和血管状况。
1、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风湿免疫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是否存在感染、贫血、低血糖、高脂血症等可能导致头痛的情况。
2、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提取脑脊液进行化验,以判断是否存在颅内感染、颅内压异常等。
3、动脉血气分析
判断是否存在缺氧或酸碱平衡失调等问题。
4、有毒物质检测
主要用于确定外源性中毒。
1、头颅CT扫描
用于评估颅内结构异常,如肿瘤、出血或梗死等引起的头痛。
2、头颅MRI检查
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头痛有诊断价值。
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了解脑血管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脑供血不足等问题。
4、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
有助于发现脑血管狭窄、硬化程度,还可发现动脉内微栓子等。
1、听力检测
包括电测听、耳蜗电图等,以评估听力状况,排除耳部疾病引起的头痛。
2、心电图
有助于发现心律失常,以排除心脏问题导致的头痛。
3、精神心理评估
通过相关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心理治疗。
诊断
根据既往病史、典型症状(如头痛的部位、性质等)及伴随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再结合头颅CT、MRI、脑脊液检查、血生化检查、电解质检查、脑血管造影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1、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全身性或某些系统的各种急慢性炎症、中毒和内分泌性疾病等,由于发热、细菌或毒素的作用,脑缺氧,引起急性或慢性头痛。这种头痛,只是躯体疾病的症状之一,它一定还具有原发性疾病的其他重要症状和体征,据此可以鉴别。
2、颅内炎症
常常引起剧烈头痛,此外,常有发热、呕吐、血象变化、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改变。
3、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病,常急性起病,伴呕吐、脑膜刺激征、神经系统锥体束阳性,常有肢体瘫痪。CT、MRI有助鉴别。
4、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脓肿、血肿、肉芽肿等病变及周围组织水肿,使脑组织移位而牵拉刺激颅内痛敏结构引起头痛。颅内占位病变,病程常呈慢性进展,伴呕吐、视乳突水肿等颅高压表现,有的出现视力障碍或癫痫发作。
5、颅内低压性头痛
头痛常见于腰穿后,颅脑外伤及脱水等,头痛多位于顶枕部,坐立时加重,平卧位缓解,可伴有呕吐。
6、颅脑外伤性头痛
常有明显的颅脑外伤史。如慢性硬膜下血肿性头痛,头痛为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呕吐、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外伤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所致头痛,头痛时间较长,部位、性质不定。常合并大脑神经功能障碍。
7、五官及口腔疾病引起的头痛
头痛多在病灶附近,有明显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多因原发病灶部位的疼痛扩散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如鼻窦炎,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前额钝痛、触诊时单侧或双侧前额或上颌疼痛、发热、疲倦、咽痛、流鼻涕。
8、颈椎病引起的头痛
颈椎病性头痛,多在枕、颈项,可放射至额、颞、肩、上肢,常伴有头晕现象。常为颈神经根受压或继发性颈肌痉挛,椎动脉受压缺血引起。
9、偏头痛
偏头痛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属原发性头痛,常在青春期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0~35岁,少数病例发生于儿童期或中年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少数发作前有先兆,每次发作多为一侧开始,也可扩散到对侧。常伴有恶心、呕吐或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症状。每次发作时间自1~2h到数天不等。发作频率不定,间歇期无任何症状,有发作性、缓解性、复发性三大特点,常有家族史。
10、精神性头痛
精神性头痛又称功能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各类头痛中较常见的一种。见于神经症、脑外伤后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或焦虑症等。头痛的性质、部位常不固定,多伴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情绪不安等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临床检查无肯定的体征。
治疗
药物是治疗头痛最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根据患者情况还可选择心理治疗或物理治疗等方法。
对于因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头痛,应积极处理和治疗原发疾病。
1、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2、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3、减轻工作压力,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4、定期进行体能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
1、止痛药物
对于轻度的头痛,可以使用布洛芬、江中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对于重度的头痛,可能需要使用哌替啶、曲马多等药物。
2、镇静药物
对于因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头痛,可以使用地西泮、氯硝西泮等镇静药物缓解紧张情绪。
3、扩张血管药物
对于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可以使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扩张血管药物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4、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对于因抑郁症或焦虑症引起的头痛,可以使用氟西汀、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和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抗焦虑药进行治疗。
5、其他药物
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还可以使用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布洛芬、江中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地西泮、氯硝西泮、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氟西汀、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对于某些类型的头痛,如三叉神经痛和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切断术等。此外,神经调控手术如脑皮层电刺激术、外周神经电刺激等,可以通过刺激或抑制大脑或神经系统的特定区域来减轻头痛,适用于治疗顽固性头痛。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尤其是神经性头痛者,可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联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1、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可能导致头痛的不良思维和行为模式。
(2)放松疗法: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从而缓解头痛。
(3)肌电生物反馈训练:通过监测肌肉紧张度并教患者如何控制肌肉放松,以减轻头痛。
2、物理治疗
轻柔的头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痛症状。此外,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对头部进行热敷,也有助于缓解头痛。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若是因脑部肿瘤等恶性疾病所致的头痛,一般预后较差。
1、长期反复的头痛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睡眠节奏的改变、记忆力下降等,甚至出现顽固性失眠。
2、头痛会给患者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3、头痛反复发作,容易引起细小血管的闭塞,甚至导致大脑组织局部的血流中断,从而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部分患者可能会自行缓解。如饮酒引起的头痛,头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缓解、消失。精神因素引起的头痛,相关因素消除后,头痛可能会缓解。
经积极治疗,大多数头痛症状可得到缓解。
如果再次大量饮酒,或导致头痛的原发疾病治疗不彻底,头痛可能再次发作。
日常
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均衡饮食等,均有助于头痛的缓解与恢复。同时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患者常因多种不适症状,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关心,解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2、患者可通过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措施,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头痛较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2、由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要避免长时间的阅读、书写、编织等工作。
3、注意卧室环境的调整,减少声、光的刺激,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产生良好的心态。平时可以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
4、患者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肌肉放松方法,如深呼吸: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然后慢呼,慢吸。呼吸时要闭上双眼,想象新鲜空气缓慢的被吸入肺中,同时心中可以默念数字或一些简短的语言,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头痛。
5、头痛伴脑膜刺激征或颅内压增高者大便要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而增加颅内压。排便困难者可按医嘱使用缓泻剂。
观察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的变化,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如出现呕吐、视力下降、神志变化、肢体抽搐或瘫痪等多为器质性头痛,则应及时与医生联系,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1、脑出血和脑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可用头部冷敷降温,以减少脑的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
2、脑梗死患者头部禁用冰袋或冷敷,以免影响脑供血。
饮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保证营养均衡,合理搭配,规律饮食,准时用餐。
2、饮食宜清淡,少盐少油,多吃淀粉类食物,如米饭、土豆等。
3、宜吃富含蛋白的食物,如甲鱼、鸡蛋、奶等。
4、宜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猕猴桃、芹菜、冬瓜、黄瓜、茭白等。
5、多吃枸杞、木耳、银耳等。
1、尽量少吃含酪氨酸较多的食物。酪氨酸是造成血管痉挛的主要诱因。奶酪、巧克力、柑橘类食物、腌渍沙丁鱼、鸡肝、西红柿、乳酸饮料等食物富含酪氨酸。
2、慎食代糖食品。代糖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从而引发头痛。像低糖汽水、无糖口香糖、冰激凌等食物中都含有代糖,所以头痛的人应慎食。
3、少吃烟熏肉类,如火腿、腊肉等加工肉类食品。
4、少吃肥腻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避免喝含酒精的饮品,少喝咖啡和茶。
预防
1、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2、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定期锻炼身体。
3、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可选择远眺或者滴眼药水等方式缓解视疲劳。
4、需要长时间讲电话者,最好使用耳机或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