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贫血(anemia)是一种因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乏力、头痛、眩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皮肤黏膜苍白等。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故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目前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即属于贫血的情况。
英文名称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1、根据贫血的进展速度不同,可分急性贫血和慢性贫血。
2、根据红细胞形态不同,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100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32%~35%。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生的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疾病等。
(2)正常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为80~100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32%~35%。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80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32%。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3、根据Hb浓度不同,可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和极重度贫血。
(1)轻度贫血:Hb>30g/L。
(2)中度贫血:Hb为60~90g/L。
(3)重度贫血:Hb为30~59g/L。
(4)极重度贫血:Hb<30g/L。
4、根据骨髓红系增生情况不同,可分为增生不良性贫血和增生性贫血。
(1)增生不良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2)增生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
贫血患者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为乏力,此外因贫血的病因、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发生贫血的速度和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对贫血的代偿和耐受能力几种因素不同,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多系统的异常症状。
1、神经系统
(1)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萎靡、晕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2)肢端麻木可由贫血并发的末梢神经炎所致,特别多见于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
(3)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时。则可表现为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2、皮肤黏膜
(1)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
(2)皮肤粗糙、缺少光泽甚至形成溃疡,这与贫血导致皮肤、黏膜供血减少和营养不足有关,还可能与贫血的原发病有关。
(3)如果发生了溶血性贫血,则可见皮肤、黏膜黄染。
3、呼吸系统
(1)对于轻度贫血者,平静时呼吸次数可能不增加,活动后会表现为呼吸加快加深。
(2)对于重度贫血者,即使在平静状态也可能表现为气短甚至端坐呼吸。
(3)贫血的并发症和引起贫血的原发病也可能影响呼吸系统,从而引起干咳、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4、循环系统
(1)对于急性失血性贫血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对低血容量的反应,如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主观感觉心悸等。
(2)对于非失血性贫血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脏对组织缺氧的反应。其中,轻度贫血时在安静状态下可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活动后心悸、心率加快;中、重度贫血时,无论何种状态下均可出现心悸和心率加快,且贫血愈重,症状愈明显。
5、消化系统
(1)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如腹部胀满、食欲降低、大便次数和性状的改变等。
(2)对于长期慢性溶血的患者,可合并胆道结石和(或)炎症,出现右上腹疼痛、皮肤和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发热等症状。
(3)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还可表现为吞咽异物感。而由钩虫病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还可合并异嗜症,表现为爱吃无营养的物质(如泥上、涂料、碎屑等)。
(4)对于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的患者,还可能会表现为舌炎、舌乳头萎缩、牛肉舌、镜面舌等。
6、泌尿系统
(1)对于肾性贫血的患者,在贫血前和贫血同时均会有原发肾疾病的临床表现。
(2)对于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如果发生血管外溶血,则可出现胆红素尿和高尿胆原尿;如果发生血管内溶血,则可出现游离血红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尿,甚至可因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而出现少尿、无尿等。
(3)对于急性重度失血性贫血的患者,可因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进而引起少尿甚至无尿,持续时间过长可导致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恶心、血压增高等。
7、内分泌系统
长期贫血会影响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胰腺的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如畏寒、手足肿胀感、体重增加、性欲降低、勃起功能障碍等。
8、生殖系统
长期贫血会影响睾酮的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对于女性来说,贫血除了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外,还可因合并凝血因子及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而导致月经过多。
9、免疫系统
主要表现为机体免疫力降低。
1、贫血性心脏病
对于长期贫血的患者,由于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血不足可能会发生贫血性心脏病。除了贫血症状外,主要会表现为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水肿、少尿等。
2、急性肾衰竭
严重贫血可能导致肾脏灌注不足,使肾血流量减少,如果肾脏组织长时间缺血缺氧,则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坏死,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尿量明显减少、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原因
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即造血细胞、造血调节和造血原料,因此贫血可能是由于造血干祖细胞异常、造血调节异常、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此外,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可能导致红细胞大量减少,进而引起贫血。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是由于造血干祖细胞缺陷、良性克隆异常或发生了质的异常等引起的,因红细胞的生成减少会表现为贫血。
2、造血调节异常
如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骨髓炎、脾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病等,可通过损伤骨髓基质细胞及造血微环境、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造血调节因子的分泌、破坏或抑制造血细胞等途径,来使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引起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
如叶酸缺乏症、维生素B12缺乏症、铁缺乏症以及铁利用障碍等,可由于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进而引起贫血。
4、红细胞破坏过多
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败血症、血管炎、蛇毒、疟疾等,可能通过红细胞酶缺陷等途径,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进而引起贫血。
5、失血
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严重肝病、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肝病、痔疮等,可能导致机体的血液流失,如果未能及时补充,则会出现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骨髓炎、脾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垂体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病、叶酸缺乏症、维生素B12缺乏症、铁缺乏症、铁利用障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败血症、血管炎、蛇毒、疟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痔疮
就医
1、突然大量失血;
2、伴有极度虚弱、血压骤降、呼吸困难、晕厥或意识不清等症状;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需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1、体检发现贫血,或者长期反复出现乏力、头晕、失眠、眼花等症状;
2、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肢端麻木;
3、伴有活动后呼吸加快加深、心悸;
4、伴有腹部胀满、食欲降低、吞咽异物感;
5、伴有畏寒、手足肿胀感、性欲降低等症状;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若症状比较严重,则应到急诊科就诊。
2、若症状比较平稳,则可到血液内科就诊。
3、若明确了原发疾病,则还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内分泌科、营养科、消化内科等。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肝功能等,则需遵医嘱禁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3、您的这些症状是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存在,还是活动后才会出现?
4、您的症状程度是否已经影响到您的日常生活?
5、您以前出现过贫血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6、您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吗?
7、您是否有慢性疾病,如肝病等?
8、您近期使用过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吗?
9、您的日常饮食结构是怎样的?是否有挑食、偏食的习惯?
10、您平时的作息是否规律?是否经常熬夜?
11、您在别的医院进行过治疗吗?用的何种治疗方法?效果怎么样?
1、我的贫血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4、我现在需要采取什么治疗方法?要住院吗?
5、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我的贫血还会复发吗?
8、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进行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血常规、血生化、铁代谢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尿常规、便常规、骨髓活检等检查,以确定病因。
1、皮肤黏膜检查
医生会观察皮肤有无苍白、出血点、瘀斑、红斑与皮下结节,巩膜是否黄染,口腔是否存在黏膜出血、牙龈肿胀和舌炎等。
2、浅表淋巴结检查
医生会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触痛、活动以及质地如何等。
3、胸部检查
医生会检查胸骨、肋骨是否有压痛,呼吸动度是否均匀对称,有无反常呼吸等;还会确定心率和心律是否正常,有无心脏杂音。
4、腹部检查
医生会检查腹部是否可触及包块,肝脾是否肿大。
5、其他
如神志、步态和周围神经的敏感性有无异常等。
1、血常规
该检查不仅可以了解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水平改变,进而帮助医生判断有无贫血、出血;还可以了解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等,进而帮助判断贫血的类型。
2、血生化
该检查可了解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电解质水平等。
3、铁代谢检查
该检查可了解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转铁蛋白的水平,进而帮助确定机体是否存在铁缺乏以及铁利用障碍。
4、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
该检查可了解叶酸和维生素B12有无缺乏,进而帮助确定引起贫血的原因。
5、外周血涂片
医生会特别注意红细胞的直径、形状、色彩和胞内包涵体,以此来验证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而具有诊断价值的形态异常(如镰刀细胞、球形细胞、裂细胞、椭圆大细胞等)和异常胞内包涵体(如疟原虫、嗜碱性点彩、Howell-Jolly小体等),只有通过血涂片才能发现。此外,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有助于发现更多的骨髓源性贫血的原因。
6、骨髓涂片
该检查可了解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可以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帮助明确贫血的原因。
7、尿常规
该检查可了解尿潜血和尿蛋白的情况。
8、便常规
该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
骨髓活检可了解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进而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造血功能是否正常,以及造血组织是否出现肿瘤性改变,是否有坏死、纤维化或大理石变,是否有髓外肿瘤浸润等。
诊断
一般根据病史咨询,患者出现乏力、头痛、眩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皮肤黏膜苍白等症状,并结合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铁代谢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尿常规、便常规、骨髓活检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将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几种常见的贫血类型进行鉴别。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指由于机体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的贫血。除了贫血外,患者还会有组织缺铁的表现,如精神行为异常、体力和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
2、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是指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本病的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
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时引起的贫血,这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免疫因素、血管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患者多为血管内溶血,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和血红蛋白尿、黄疸,严重者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慢性患者多为血管外溶血,除贫血外,还会出现黄疸和脾大。
治疗
对于贫血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调整饮食、输血、止血、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为根除病因和补足贮铁。首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尽量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比如改善饮食、调理月经、驱虫治疗、切除肿瘤等。目前治疗性铁剂包括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用药方式首选口服,而且应在餐后服用,这样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
2、巨幼细胞贫血
对于有原发病(如胃肠道疾病、自身免疫病等)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用药后继发巨幼细胞贫血的患者,应酌情停药。同时,患者应遵医嘱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如口服叶酸片、口服维生素B12片、纠正偏食习惯等。
3、溶血性贫血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应立即停药并避免再次用药,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则需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或脾切除术治疗等。如果患者出现了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和休克等并发症,则需要酌情采取合适的措施,如输注红细胞、抗血栓形成、补充叶酸等。
1、对于重度贫血患者、老年人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应输红细胞,以纠正贫血。
2、对于急性大量失血患者,应及时输血或红细胞及血浆,以迅速恢复血容量并纠正贫血。
3、对于贫血合并出血的患者,应根据出血机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止血治疗,如重度血小板减少者应输注血小板。
4、对于贫血合并感染的患者,应酌情采取抗感染治疗。
5、对于贫血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脏器的不同及功能不全的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支持治疗方法。
6、对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多次输血并发血色病的患者,应采取祛铁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益血生胶囊(999)、复方阿胶浆、生血宁片、人参归脾丸
1、如果贫血是由于器质性病变导致长期失血引起的,并且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法控制原发病灶出血情况,则需要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2、对于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性贫血的患者,可能需要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对于贫血患者而言,可经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后指导使用中成药。
1、益血生胶囊(999)
具有健脾补肾、生血填精的功效,用于脾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面色无华、眩晕气短、体倦乏力、腰膝酸软;缺铁性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上述证侯者。
2、复方阿胶浆
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贫血。
3、其他
如生血宁片、人参归脾丸等。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