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偏盲

偏盲(hemianopsia),是指眼睛正常视野中一半的缺失,可发生于单眼或双眼,主要包括同侧偏盲、异侧偏盲和水平性偏盲。视野是眼睛保持固定位置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英文名称

hemianopsia

主要病因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皮质等部位的相关视纤维损伤导致

常见症状

视野一半缺损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CT、MRI、视野检查、裂隙灯检查、检眼镜检查、眼压测量

发病部位

颅脑,眼

就诊科室

眼科、神经内科

症状

典型表现

1、同侧偏盲

表现为两眼的视野缺损区同在右侧或左侧。

2、异侧偏盲

眼的缺损区均在颞侧者称双颞侧偏盲,均在鼻侧者称双鼻侧偏盲。

3、水平性偏盲

表现为双眼下半视野缺损或上下方向视野缺损仅发生于一眼。

伴随症状

1、伴有头痛、呕吐、偏瘫、共济失调等症状者可见于颅内病变(肿瘤、出血、炎症)、脱髓鞘疾病、颅脑外伤等。

2、伴有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者可见于屈光性损害、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脱离等。

原因

总述

偏盲主要是因各处视觉纤维受损引起。视觉纤维自视网膜神经节细节的轴突开始,经过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而至枕叶皮质。一般单眼的偏盲见于同侧视神经的不全损害;两眼同向性偏盲系偏盲对侧的视束受损;异向性偏盲常见于视交叉损害。

症状起因

1、同侧偏盲

病变在视束,常见因颅底肿瘤、外伤、炎症、血管病、脱髓鞘病及脑颞叶病变(如出血、硬脑膜下血肿、血管栓塞、脱髓鞘性疾病、新生物)导致。

2、双颞侧偏盲

(1)视交叉处病变:多见于脑垂体肿瘤,次见于动脉瘤、蛛网膜炎。

(2)非视交叉处损害:引起的双颞侧偏盲见于屈光性损害(高度近视的后巩膜葡萄肿)、中毒性弱视、偏头痛及脱髓鞘性疾病。

3、双鼻侧偏盲

(1)视交叉两侧受压迫:如肿瘤、蛛网膜炎、血管病等。

(2)视神经视网膜病:如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劈裂症、视神炎等。

(3)其他:青光眼、癔病等。

4、水平性偏盲

(1)双侧性:见于距状裂皮质伤、弹伤、少数肿瘤、脓肿、出血、脑膜炎或脑炎、反复的大量失血(血液病、妇科病)等。

(2)单侧性:见于视网膜动脉或静脉上支或下支阻塞、视网膜上或下区脱离、乳头旁视网膜脉络膜炎、神经缺血性疾病、颅内动脉海绵窦虹吸段损害等。

常见疾病

硬脑膜下血肿、脑垂体肿瘤、蛛网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劈裂症、视神炎、青光眼、癔病、脑膜炎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2、眼部剧烈疼痛、视力骤降,甚至失明;

3、持续高热、寒战;

4、突发偏瘫、言语视听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突发一侧或双侧视野缺损,或伴以上情况均须紧急处理。

门诊指征

1、出现一侧或双侧视野缺损,像有黑幕遮挡;

2、伴长期慢性头痛;

3、伴进行性加重的视物模糊,视力减退;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症状严重时需立刻于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者可去眼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1、由于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因此患者最好有亲友陪同,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对眼部进行检查,避免眼部妆容,不戴隐形眼镜,防止影响诊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偏盲症状是何时出现的?近期是否有加重情况?

2、除偏盲,您是否还存在视力下降、眼痛、头痛等不适?

3、您以前有过偏盲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您是否使用过药物治疗偏盲?哪些药物?

5、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或垂体瘤等脑部疾病?

6、您近期有过眼部或头颅外伤等经历吗?

7、您有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习惯吗?

8、您存在近视或远视等屈光不正情况吗?多少度数?有使用矫正镜吗?

9、你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0、您平时喜欢喝酒或咖啡吗?

11、您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吗?是否有用药控制?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偏盲最可能的原因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会失明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我的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我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眼部检查,初步了解眼部情况,之后可能需要进行系统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颅脑或全身病变情况。必要时还需做脑脊液检查、眼部及头颅MRI、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相关病变情况,以查明引发偏盲的原因。

体格检查

首先进行眼部检查,了解眼部视力、色觉、瞳孔对光反射等有无异常,是否有外伤、眼部充血、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全身体格检查中注意有无颈项强直、肢体感觉和活动障碍、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表现,以明确是否存在颅脑病变。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对脑炎等颅脑炎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价值。

2、病原学检查:眼部分泌物涂片或培养等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还可寻找病原菌,对治疗时抗菌药物的选择有帮助。

影像学检查

CT、MRI检查可详细显示眼部及颅脑的结构和组织,有助于明确眼部病变的位置,了解颅内肿瘤等占位性病变情况,对后续治疗方法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检查

1、视野检查:使用视野计对视野进行检查,可帮助确定视野缺损严重的程度及缺损类别。

2、裂隙灯检查:能详细清楚地观察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部位,了解眼部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3、检眼镜检查:可对眼底进行观察,初步判断视网膜病变情况。

4、眼压测量: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47~2.79kPa(11~21mmHg),若存在眼压异常升高,则提示可能存在青光眼等病变。

诊断

诊断原则

偏盲的病因复杂多样,诊断时医生会详细询问发病情况,再根据患者视力障碍或外伤等病史、偏盲的表现特点、相关伴随症状及体格检查表现,进行初步判断,之后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通常可明确病因。

鉴别诊断

1、象限盲

象限盲是指1/4视野的缺失。视放射的下部受损引起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见于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而视放射的上部受损引起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象限育,见于顶叶肿瘤或血管病。

2、皮质盲

两侧视觉皮质的损害可引起双眼失明,但瞳孔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应存在,无视神经萎缩,称皮质盲。视放射及视觉皮质的损害多由于肿瘤、血管病、外伤、脑炎等引起。

治疗

预计治疗

多种原因可引起偏盲,如脑炎、脑肿瘤、眼外伤等,可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其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治疗方法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脑炎等感染性疾病;通过手术方法切除脑肿瘤;对眼部及脑部外伤情况进行及时的修复、处理等。一般原发病得到良好治疗后,视野可能会逐渐恢复至正常。

预后

一般预后
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预后一般良好。但若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危害性
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导致视野缺损严重,原发疾病的病情不断加重,影响身体健康。
自愈性
偏盲一般不会自愈。
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正规、合理、及时的治疗,有治愈可能。
治愈率

部分患者根据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可治愈,但目前缺乏大数据统计,因此尚无明确治愈率相关数据。

复发性
若治疗不彻底,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复发。

日常

护理原则

日常注意个人安全,进行积极的护理,保持平稳状态,同时配合医生治疗,并注意监测病情发展情况。

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由于视野缺损影响日常生活,或者出于对失明的恐惧,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等情绪,患者可通过与他人倾诉等方式缓解缓解不良情绪,家属也要多关注患者,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时,注意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用量,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用药后若出现不适要立刻停药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药物调整,防止耽误治疗。
术后护理

1、术后注意遵医嘱定期换药,避免切口感染。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切口部位干燥、清洁。

3、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撕裂,影响愈合。

生活管理

1、保持休息环境安全、舒适、整洁且明亮,有助于患者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2、患者要了解自己的视野盲区,行走时注意安全,防止摔倒意外。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用眼过度引起眼疲劳。

4、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视野的变化情况,若出现视野不断缩小或视力下降等异常时,要立刻告知医生,以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复诊须知
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复查时携带既往病例和近期相关检查结果,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诊治。

饮食

饮食调理
合理的饮食可维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作,有时还可起到辅助治疗、促进机体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合理膳食,注意营养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充足。

2、多食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

3、可适当吃有利水、降压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蜂蜜等,有助于降低眼压。

4、可适当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促进机体代谢。

饮食禁忌

1、避免过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禁酒,以防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2、少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3、避免喝浓茶、大量饮水,以防眼压升高。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