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轮热毒证

风轮热毒证,中医病证名。指热盛成毒,侵淫风轮而出现的黑睛生翳,蒸灼神水,黄仁受损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脾胃积热或肝经伏火,或外感热毒之邪,上炎目窍所致。常见于暴赤生翳、聚星障、花翳白陷、黑翳如珠、抱轮红、凝脂翳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相关疾病
症状详情
1、暴赤生翳
症见胞睑肿胀,白睛混赤,黑睛星翳逐渐扩大,遮蔽瞳神,头目痛甚,怕日羞明,热泪常流。口渴身热,溲黄便结等。治宜清泄里热,方用芦根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
2、聚星障
症见黑睛生翳,联缀成串,呈丝缕状,或融合成地图状,渐次加深扩大,目赤胞肿,疼痛剧增,羞明流泪,口苦咽干,溲赤短少,大便或秘等。治宜清肝泻火,方用泻青丸(《症因脉治》)。
3、花翳白陷
多见黑睛四周,骤起翳障,渐渐阔厚,中间低凹,甚则深陷,状如花瓣碎米,色微黄,白睛红赤,黑睛内下际有黄色脓液上冲,眼睑肿胀,睛珠刺痛,痛甚难忍,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治宜清肝泄热,方用龙胆饮(《类证治裁》)。
4、黑翳如珠
症见黑睛生翳,渍蚀风轮,未破之前,黄仁随黑睛内层突起,圆如黑珠,白睛赤肿,泪出羞明,头目痛极,口渴发热,面红烦躁,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治宜清肝通腑,方用羚羊角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
5、抱轮红
症见风轮周围红赤如环,瞳神紧小,或偏缺不圆,在黑睛内下际有黄脓上冲,疼痛拒按,羞明流泪,口苦咽干,口中有秽气,烦躁易怒,大便燥结等。治宜清热排脓,釜底抽薪,方用眼珠灌脓方(《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6、凝脂翳
症见黑睛生翳,变大速长,发作迅速,边缘肥浮脆嫩,中间低陷,有黄脂一片,覆盖表面,甚则睛内有黄脓上冲,睛珠有暴裂之患,疼痛羞明,热泪如汤,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肝祛风,通腑泄热,方用银花复明汤(《中医眼科临床实践》)。
病因
表现
治疗
1、体针
常用睛明、承泣、丝竹空、光明、太冲、攒竹、翳明、合谷、肝俞、阳白等穴。每次局部取1-2穴,远端取1-2穴,交替使用,其手法当用泻法。
2、耳针
常取眼、耳尖、耳垂、肝、胆、心、肺、脾胃等耳穴,毫针刺,针用泻法,留针阵动,半小时后出针,每日1次,两耳交替进行。
放血疗法
在耳尖、耳垂等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以取泻火解毒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