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音

失音,症状名。是指神清而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发出声音的症状。失音多由风寒或风热火毒等邪犯喉,肾阴虚、肺虚气弱,或神情失调、气机郁滞等所致。常见于喉喑、喉癣、气厥、喉息肉、白喉、子喑等病中。临床若对导致失音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暂以失音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
就诊科室
相关疾病
症状详情
1、因外伤所致者,多有甲状腺手术病史或喉部器械检查、手术操作史,往往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几日之内发病,致声嘶或声哑。
2、喉部疾病所致失音,有各自的病变特点
(1)有高歌、多语与发声不当病史,检查见声带粘膜多有充血、肿胀,或声带粘膜下出血、声带小结,亦有声带瘫痪者,为暴暗。外感所致失音,咽部粘膜亦多有充血、肿胀,或有粘稠分泌物粘附,亦称暴喑。
(2)久病失音,检查见声带粘膜有肿胀、肥厚、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有血管扩张,或声带张力减弱者,为久喑。
(3)喉息肉所致失音,其起病或新或久,检查见一侧或双侧声带有息肉,手术摘除后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
(4)因于声带瘫痪者,喉镜检查见一侧声带活动受限或固定于一定位置。必要时作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排除胸腔病变所致者。
(5)有肺痨病史,喉咙发干、灼热,阵发咳嗽,喉痛,检查见声带粘膜粗糙、肿胀,或溃疡,边缘不齐者,多为喉癬。痰液结核菌检查与X线肺部照片有助于诊断。
(6)因白喉所致者,有白喉病史,病情多严重,咽部与喉部有白腐物覆盖,咳嗽,常引起吸气期呼吸困难与喘鸣。取白腐物涂片检査白喉杄菌可确诊。
(7)因咽喉瘤或咽喉菌所致者,声嘶呈进行性加重,检查见声户新生物,属咽喉瘤者表面较光滑,属咽喉菌者表面多粗糙或溃疡,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
(8)咽喉部突起红肿疼痛,痰涎壅盛,语声难出,妨碍饮食、呼吸者,为急喉风。
3、非喉部疾患所致失音,常见者有
(1)麻疹、时行感冒等所致者,多有相应的流行病史及麻疹、时行感冒的全身症状。
(2)妇女在经行之前或经行之中出现声音嘶哑、低沉、讲话费力而易疲劳,经行过后恢复常,称经行失音。妇女妊娠中后期,非外感而出现声音嘶哑,检查可见声带轻微充血或肿胀者,称子喑,产后声音自然恢复。妇女产后声低,甚至声音嘶哑、失声者,为产后喑。
(3)中风之后,遗留舌喑不能言(失语)、足废不能用者,为风痱。
(4)因情志所伤致病,突然失音,发音微弱或仅为耳语声,但咳嗽及哭笑声正常,很少完全失音,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同,检查见声带色泽及运动正常者,为肝郁失音。
病因
引起失音的病因与疾病很多,如外伤(或手术);六淫、疫疠侵袭,邪犯咽喉;脏腑失调,咽喉失养,邪毒滞留;情志失调,气机郁滞等。
1、因外伤所致者,多由甲状腺手术不慎,伤损喉返神经,以致经脉痹阻,喉窍发声不利;或有喉部器械检査、手术操作等病史,直接伤损喉窍肌膜,致气血瘀滞,甚则感受邪毒侵袭。
2、六淫、疫疠侵袭者,声音嘶哑起于外感。可因风寒袭表,肺失宣降,致声户开合不利;或风热侵袭,肺失清肃,气血壅滞,咽喉不利;或疫疠、温热之邪侵袭,邪壅咽喉,气血壅滞,声户不利。
3、高声歌唱、呼喊、多语、发声方法不当,可耗伤正气,使喉窍不利,甚则直接伤损声户,或声户肌膜下出血,而致失音。
4、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声户开合失常,亦可出现失音。
5、反复感受外邪,热郁于肺,或饮食失调,蕴热于胃,循经上干,久滞咽喉,甚则郁热上干,阳络受损,血溢声户,致声门开合不利而为失音。
6、久病失音之虚证,多由禀赋不足,或病后调养失宜,或为经期、孕期,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所致。肺牌气虚者,清阳不升,浊阴上干,或驱邪无力,邪毒久留;肺肾阴虚者,咽喉失于濡养,正虚邪恋,甚或虚火上炎,痰浊内生,客于声户;肾阳亏虚者,浊阴上干,邪客咽喉,或卫外失固,暴感寒邪,客于咽喉。均可致声门不利而为失音。
7、久病失音之实证,多由气血瘀滞、痰浊凝聚,或痰瘀互结,以致声户肥厚、小结、息肉、肿瘤,甚则瘫痪,故声户开合不利,声音嘶哑难愈。
表现
外伤以致经脉痹阻,喉窍发声不利;六淫、疫疠侵袭,邪壅咽喉,气血壅滞,声户不利;发声不当,耗伤正气,使喉窍不利。情志失调,气机郁滞,声户开合失常;郁热上干,阳络受损,血溢声户;脏腑虚弱,气血亏虚,咽喉失养;气血瘀滞、痰浊凝聚,以致声户肥厚。
治疗
1、体针疗法
(1)邪滞咽喉者,取手太阴肺经、任脉和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主穴取天突、鱼际、合谷;配穴取尺泽、曲池、足三里。每次取主穴及配穴各1-2个,泻法,每日1次,3-5次为1疗程。
(2)肝郁失音者,取肝俞、心俞、神门、内关等穴,每次2~3穴,平补平泻,留针15~20分钟。
(3)声带瘫痪者,取风府、哑门、廉泉、天窗(双)、扶突(双)、风池(双)等穴,每次3-4穴,每日1-2次,10-15次为1疗程。
2、耳针疗法
邪滞咽喉者,主穴取肺、咽喉、神门;配穴取皮质下、肾上腺、大肠、平喘。每次取主穴及配穴各1-2个,每日1-2次,或用贴压法。
3、穴位敷贴
声带瘫痪者,可用马钱子、川乌、生胆星各3g,研细末,分成5等份。每次用1份,置于胶布块上,贴患侧人迎、水突穴,2~3日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4、颈部推拿,适于声带瘫痪者
(1)患者仰卧位,颈部略后伸,医者先于咽喉部三条侧线推拿,往返数次,然后揉人迎、水突及局部敏感压痛点,共约10分钟。
(2)患者取坐位,头稍前倾,医者依次推揉风池、哑门、风府,然后捏拿风池及颈椎两侧,最后揉两侧胸锁乳突肌,共约4分钟。
1、外治疗法
(1)喷雾疗法
根据辨证,选用恰当药物,水煎取溶液,或用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20-30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2次。
(2)蒸汽吸人疗法
邪滞咽喉者,将内服中药之热汤或薄荷、复方安息香酊等药物放入杯热水中,趁热吸入其蒸气。
(3)噙化疗法
急喉喑用清音丸或六神丸、喉症丸,慢喉喑用润喉丸或铁笛丸,含服。
2、理疗,用于急慢喉喑。
(1)超短波。
(2)红外线照射
每日照射颈部1次,每次15-20分钟,6次为1疗程
(3)He-Ne激光穴位照射
取天突、新廉泉穴,每次5分钟,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4)离子导人
药用2%碘化钾液,或1万u/mL青霉素液(先作皮试),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5)中波疗法
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或用磁疗,取磁片贴敷于肺俞、肾俞等穴,晚上贴敷,白天除去,10次为1疗程。
3、中成药
久病声音嘶哑者,用黄氏响声丸、铁笛丸;声带瘫瘓者,用大活络丹、活络丸。
4、西药治疗
外感所致急喉喑,可用抗生素或磺胺药。咳嗽痰稠难出者,配合化痰药。声带红肿较重者,可配合类固醇皮质激素。
5、其他治疗
(1)精神治疗
肝郁失音者,宜针对其致病原因,细心开导,消除顾虑;同时说明本病能迅速治愈,使其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尤其对顽固难愈者更为重要。
(2)暗示疗法
用于肝郁失音,目的在于使患者建立能治愈的信心,可选用的暗示疗法有颈前皮下注射或针刺、颈前皮肤共鸣火花,同时令其讲话,常能发出声音,亦可在间接喉镜检查时鼓励发声,嘱患者咳嗽并用力发“衣”音,此时如能发出声音,即抓住时机,嘱其数1、2、3、4等数字,常可恢复正常。
(3)手术治疗
声带息肉、肿瘤者,可用手术摘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