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

尿频(frequent micturition)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尿频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尿频和病理性尿频,生理性尿频多属正常现象,每次尿量不少,也不伴随尿急、尿痛等其他症状;而病理性尿频则提示存在疾病,常伴尿急、尿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查明病因,并进行相关治疗,消除不适症状。
英文名称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显著增加,可能伴有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腰痛、尿道口异常分泌物等症状。
长期尿频可能引起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时导致心理障碍。
原因
尿频既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大量饮水、情绪刺激、气候寒冷;病理性因素则多为炎症或非炎症刺激、膀胱容量减小、神经性尿频以及部分疾病引起,如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损伤多尿期。
1、生理性因素
(1)大量饮水: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为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排尿次数会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尿频。
(2)情绪刺激:情绪波动,如焦虑或紧张,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间接影响膀胱的功能,导致尿频。
(3)气候寒冷:寒冷天气可能增强肾脏的过滤功能、减少汗液的排出,导致尿量增加,从而引起尿频。
2、病理性因素
(1)炎症刺激:如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尿道旁腺炎等,由于炎症使尿路组织充血、水肿,增加了尿路的敏感性,即使膀胱内尿量较少也会产生尿意,从而引起尿频。
(2)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尿道口周围病变(如尿道口息肉、尿道旁腺囊肿)也可刺激尿道口引起尿频。
(3)膀胱容量减少:如妊娠子宫增大或卵巢囊肿、膀胱占位性病变(如膀胱肿瘤)、结核性膀胱挛缩等,由于膀胱的有效容量减少,使得膀胱在储存较少尿液时就会产生尿意,从而引起尿频。
(4)神经性尿频: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影响了大脑皮层对膀胱活动的控制,导致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或敏感性增加,从而引起尿频。
(5)其他: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损伤多尿期患者也可出现尿频。
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尿道旁腺炎、尿路结石、尿路异物、尿道口息肉、尿道旁腺囊肿、卵巢囊肿、膀胱肿瘤、结核性膀胱挛缩、神经性尿频、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损伤
就医
1、长期或反复出现尿频;
2、伴有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
3、伴有乏力、腰痛等症状;
4、伴有尿道口异常分泌物;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患者可以到泌尿外科或肾内科进行诊治。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的尿频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近期有无加重的情况?
2、您除了尿频的症状以外,是否伴有其他症状,例如尿痛、尿急、血尿等?
3、您之前有过尿频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您平时喝水多吗?
6、您平时情绪、饮食怎么样?
7、您之前是否有泌尿系统疾病?
1、我为什么会有尿频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都需要做什么检查?
3、我需要用什么方式治疗?能够治愈吗?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有其他的疾病,会影响治疗吗?
6、我需要住院治疗吗?
7、我回家后需要在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方面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来复查?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尿常规、尿培养、肾功能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前列腺液检查、泌尿系统超声、膀胱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1、视诊
医生会观察外生殖器有无畸形、尿道口有无红肿或异常分泌物等。
2、触诊
医生会触摸腹部,确定有无肿块或压痛。
1、尿常规
该检查可了解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白细胞、红细胞、细菌数、尿糖、酮体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问题。
2、尿培养
该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以及细菌的种类,从而指导治疗。
3、肾功能检查
该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过滤功能,从而初步判断有无肾脏疾病。
4、尿流动力学检查
该检查主要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和电生理原理,检测尿路的压力、流率以及生物电活动,可以了解患者尿路的梗阻情况和膀胱逼尿肌的功能。
5、前列腺液检查
针对男性患者,进行前列腺液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对前列腺炎诊断有重要价值。
1、泌尿系统超声
可以直观地显示泌尿系统的情况,检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是否存在结石、肿瘤、炎症等病变,同时还有助于评估肾脏的形态和功能,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X线、CT检查
可以了解是否存在泌尿系肿瘤、结石、尿路畸形等情况。
膀胱镜检查对确定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结石与肿瘤或有无尿道狭窄、肾盂积水等帮助较大。
诊断
一般根据病史咨询,尿频症状以及是否伴随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再结合尿常规、尿培养、肾功能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将尿道炎、前列腺炎、尿路结石等几种常引起尿频的疾病进行鉴别。
1、尿道炎
除尿频外,本病还可导致尿急、尿道痒、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分泌物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脓细胞,尿道分泌物培养检查可发现致病菌。
2、前列腺炎
除尿频外,本病还可导致骨盆区域疼痛不适、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胀、有压痛,尿液-前列腺液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3、尿路结石
除尿频外,本病还可导致排尿困难、尿痛或血尿等症状。超声检查可发现尿道中存在结石。
4、神经性尿频
好发于儿童,排尿次数可从正常每天6~8次增至20~30次,甚至每小时10多次,且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时可能只有几滴,睡眠后无尿频,此种尿频症状经常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时、上课时加重。
治疗
对于尿频的治疗,首先应积极寻找病因,然后根据病因进行相关治疗。生理性尿频一般无需治疗,病理性尿频则需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去除病因。
1、尿道炎
本病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米诺环素等。如果出现了尿道狭窄的症状,则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2、前列腺炎
患者需要注意戒烟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憋尿和久坐,以帮助缓解症状。同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等。如果局部疼痛比较严重,则可考虑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等药物。当合并尿道梗阻、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脓肿等问题时,则可能需要采取手术。
3、尿路结石
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如果结石位于前尿道,则医生可能会使用镊子经尿道口将结石直接钳出;如果结石位于后尿道或无法由尿道口取出,则医生可能会经尿道口注入液体石蜡,然后用尿道探子将结石轻轻地推入膀胱后取出。必要时,医生可能需采取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尿道外口切开取石术、经会阴尿道切开取石术、耻骨上尿道取石术等。
4、神经性尿频
(1)心理治疗:首先应取得患儿家长配合,缓解患儿各种心理压力。治疗时对患儿要有耐心,家长不要打骂训斥,不可不让患儿小便,应多加安慰,想方设法分散其排尿注意力,如进行户外活动,引导患儿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使患儿忘记排尿,增强患儿治疗信心。
(2)药物治疗: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谷维素等,有助于调节神经使膀胱的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增加膀胱蓄尿量,减少排尿次数。
1、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特别是在睡前。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特别注意尿道口的清洁,勤换内裤,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内裤。
3、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详见对因治疗。
头孢克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妥布霉素、布洛芬、塞来昔布、盐酸坦索罗辛、阿托品、东莨菪碱、谷维素、金龙补肾合剂(湘中)、肾宝胶囊(如江中肾宝胶囊)
详见对因治疗。
对于尿频患者而言,可经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后指导使用中成药。
1、金龙补肾合剂(湘中)
具有补脾益肾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两虚,症见食欲减退,身倦乏力,睡眠差,健忘,夜尿频多,尿有余沥,腰膝酸软。
2、肾宝胶囊(如江中肾宝胶囊)
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安神固精、扶正固本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诸症。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