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肠鸣

肠鸣(borborygmus)又称肠鸣音,是指腹中胃肠蠕动漉漉作响的体征。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其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只有靠检查者的经验来判定是否正常。

英文名称

borborygmus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机械性肠梗阻、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等

常见症状

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电解质检查、便常规、便隐血、腹部X线、腹部CT、腹部B超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急诊科

重要提醒

如果发现肠鸣音与往常不一样,比如出现增强、减弱或消失,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症状

典型表现

1、正常肠鸣音

通常以脐旁作为肠鸣音听诊点,在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只有靠医生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正常。

2、异常肠鸣音

(1)肠鸣音活跃:肠鸣音每分钟超过10次,但音调不特别高亢。

(2)肠鸣音亢进:肠鸣音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

(3)肠鸣音减弱:肠鸣音明显少于正常,或数分钟才听到1次,

(4)肠鸣音消失: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并用手指轻叩或弹腹部后仍无肠鸣音。

伴随症状

肠鸣音异常者,可能同时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并发症

该症状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原因

总述

肠鸣音是由于肠运动造成肠内容物之间以及肠内容物与肠壁间摩擦、撞击所产生的声音。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若机体出现某些疾病时则会引起肠鸣音的异常,如肠炎、机械性肠梗阻等可导致肠鸣音增强,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等可引起肠鸣音减弱。

症状起因

1、肠鸣音活跃

(1)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时,肠蠕动增强,导致肠鸣音活跃。

(2)服泻药后:服用泻药后会促进胃肠蠕动,从而诱发肠鸣音活跃。

(3)胃肠道大出血时:如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胆道出血、溃疡出血等导致肠内积血,可能会引起肠鸣音活跃。

2、肠鸣音亢进

机械性肠梗阻:肠梗阻时,肠腔大量积气而扩大,紧张的肠壁与高亢的肠鸣音产生共鸣,从而引发肠鸣音亢进。

3、肠鸣音减弱

常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胃肠动力低下等,由于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引发肠鸣音减弱。

4、肠鸣音消失

(1)急性腹膜炎:由于炎症刺激导致肠壁肌肉痉挛和麻痹,使得肠蠕动减弱或停止,从而导致肠鸣音消失。

(2)麻痹性肠梗阻:肠道的蠕动功能受到抑制,无法产生正常的肠鸣音。

常见疾病

急性胃肠炎、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胆道出血、机械性肠梗阻、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突然发生剧烈腹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伴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2、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频繁阵发性加剧,伴剧烈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意识障碍;

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发现肠鸣音与往常不同,有明显增强或减弱;

2、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3、伴有排便困难,甚至停止排气排便;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症状严重患者,应及时去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者可于消化内科或胃肠外科就医诊治。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体格检查,最好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3、还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抽血检查,注意检查前空腹8~12小时。

4、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肠鸣异常情况是何时发生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变化吗?

2、您的肠鸣异常在哪种情况下最常见?

3、除肠鸣异常,您是否还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4、您以前有过肠鸣异常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平时饮食规律吗?

6、您日常喜欢饮酒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7、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胃肠炎、肠梗阻等疾病?

8、您近期是否服用过药物进行治疗?有哪些?

9、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烟多少?

10、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有服药进行控制?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肠鸣异常最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住院吗?

4、我现在要如何进行治疗?

5、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我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血常规、电解质检查、便常规、便隐血、腹部X线、腹部CT、腹部B超等检查辅助诊断。

体格检查

可观察腹部的轮廓、包块及胃、肠型和蠕动波等。尤其是胃、肠型和蠕动波,对肠梗阻以及梗阻部位的诊断十分重要。触诊检查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等。听诊注意肠鸣音、血管杂音及摩擦音等,尤其是肠鸣音的特征和变化。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帮助判断患者有无感染情况。

2、电解质

了解体内有无电解质紊乱,可帮助判断是否因低钾血症等引发肠鸣音异常。

3、便常规

可帮助诊断有无消化道感染。

4、便隐血

可帮助诊断有无消化道出血,有助于查找病因。

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检查

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有助于肠梗阻的诊断及梗阻位置的确定。

2、腹部CT检查

不仅可以鉴别机械性肠梗阻与麻痹性肠梗阻,还对病情的判断有价值。

3、腹部B超检查

此检查不仅有助于了解肠腔扩张情况,对于存在腹水者,可对腹水进行定位,并指导进行腹腔穿刺。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腹部肠鸣作响的部位、声音的强弱和次数,结合体格检查、血常规、电解质检查、腹部影像学检查等,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一般需排查是否存在急性胃肠炎、机械性肠梗阻、老年性便秘、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主要是指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所致的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多数起病急,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寒战、头痛等,听诊可发现肠鸣音活跃。

2、机械性肠梗阻

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的所在部位。呕吐多在腹痛后发生。高位小肠梗阻表现为上腹中部饱胀,低位小肠梗阻为全腹胀气,以中腹部明显。低位结肠梗阻表现为全腹广范围胀气。机械性肠梗阻早期生命征象尚可正常,待发作时间较长,呕吐频繁,腹胀明显后,可出现脱水甚至休克。腹部可见腹胀、肠型及肠蠕动波。腹部可触及膨胀肠管,触之有如充气的球囊。早期肠腔积气较多,叩诊呈鼓音。后期肠腔积液较多,叩呈浊音。腹部听诊肠蠕动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金属声。

3、老年性便秘

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2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1次。此外老年人便秘还有腹胀、食纳减少、腹痛等症状。体检左下腹有存粪的肠襻,肛诊有粪块。腹部听诊肠鸣音减弱。

4、低血钾症

血清钾低于3.5mmol/L,患者可出现四肢软弱无力,以后可延及躯干和呼吸肌,一旦呼吸肌受累,可致呼吸困难或窒息。还可有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病人有厌食、恶心、呕吐和腹胀、肠蠕动消失等肠麻痹表现。心脏受累主要表现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腹部听诊肠鸣音减弱。

5、急性腹膜炎

腹痛是最主要常见的症状,多数为突然发生,持续存在,深呼吸、咳嗽、转动体位时疼痛加剧。由于腹膜受到刺激,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或毒血症。腹部检查可发现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典型的腹膜炎三联征,腹部听诊肠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6、麻痹性肠梗阻

突出表现为全腹的明显腹胀,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病人不能坐起,感觉呼吸困难。因体液大量丢失,感到极度口渴、尿量减少。体检可发现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见不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腹部压痛多不显著;叩诊呈均匀鼓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时可发现肠鸣音消失。病人一般情况常较严重,但无特殊的痛苦。

治疗

预计治疗

本病的治疗首先要建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然后针对性治疗能引起肠鸣音异常的原发病,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般常用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治疗等。

对因治疗

1、急性胃肠炎

患者应暂时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由于呕吐和腹泻可能导致脱水,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以减少腹泻次数和量。若为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如奥复星)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2、肠梗阻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及时解除梗阻,恢复肠道的通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等非手术治疗,以及肠切除及肠吻合术、短路手术、肠造口或肠外置术等手术治疗。

3、急性腹膜炎

治疗原则在于早期诊断、明确病因,并积极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彻底清除腹腔脓液、渗出液,或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局限、引流,防治各种并发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控制感染等非手术治疗,如果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腹膜炎症状及体征不缓解反而加重者,或者腹腔内原发病灶变严重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相关药物

蒙脱石散、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如奥复星)

手术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