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手干裂

手干裂(dry cracking skin on the hands)是由于手部皮肤表面的油膜损坏,皮肤干燥,失去弹性所产生的皮肤组织断裂。俗称手裂子,属于皲裂的一种。血液循环差、天气干燥、经常洗衣做饭、一些皮肤疾病均可以导致手干裂的发生。

英文名称

dry cracking skin on the hands

其它名称

手裂子

主要病因

主要因人为因素、天气因素、生理性因素、代谢紊乱、营养物质缺乏、皮肤疾病引起

常见症状

手部皮肤干燥、开裂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理检查、皮肤真菌镜检及真菌培养、基因检查、斑贴试验

发病部位

手部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典型表现
手部皮肤粗糙增厚、开裂,出现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裂隙,有时可伴有鳞屑、脱皮、出血等表现或疼痛、瘙痒等不适。

原因

总述
引起手干裂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天气因素、生理性因素、代谢紊乱、营养物质缺乏、皮肤疾病,通常明确病因对手干裂症状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症状起因

1、人为因素

经常洗衣、做饭,且不注意手部护理,可造成皮肤脱水,引起皮肤干裂。

2、天气因素

在寒冷的天气,血液循环差,皮肤弹性降低,容易引起手裂。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也会引起手裂。

3、生理性因素

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死亡的细胞多,新生的细胞少,皮肤弹性差,易发生手裂。

4、代谢紊乱

有些妇女生育后,引起新陈代谢紊乱,形成手裂。

5、营养物质缺乏

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E都可导致手裂。

6、皮肤疾病

湿疹、手癣、寻常型鱼鳞病、先天性掌跖角化病、冻疮等。

常见疾病

湿疹、手癣、寻常型鱼鳞病、先天性掌跖角化病、冻疮等。

就医

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的手干裂;

2、伴裂口很深、有明显痛感、影响用手;

3、伴水疱、丘疹、瘙痒、脱屑、糜烂等;

4、伴“鱼鳞”或“蛇皮”样皮肤损害;

5、伴皮肤粗糙、增厚;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可于皮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注意卫生,保持手部清洁。

2、可适当使用润手油,以缓解干裂的症状。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或朋友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手干裂的?

2、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的倾向吗?和天气的寒冷、曝晒有关吗?

3、您是否伴有手部脱屑、出血、疼痛等不适?

4、您以前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5、您有湿疹、手癣、脚气、寻常型鱼鳞病、先天性掌跖角化病等皮肤病病史吗?治疗过吗?

6、您是否经常洗衣做饭?

7、您的饮食状况如何,营养搭配是否均衡?

8、您今年多大?

9、您是否尝试过治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手干裂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可以用什么药物?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副作用吗?

5、除了药物治疗外,我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症状?

6、在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检查

预计检查
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手部干裂的严重程度,并初步推测机体可能存在的病变,之后再进行根据情况进行病理学检查、皮肤真菌镜检及真菌培养、基因检测、斑贴试验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机体所患疾病。各项检查结果,对手干裂及其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体格检查
先观察手部皮肤,了解手部干裂情况,同时注意有无红斑、鳞屑、丘疹、溃疡等其他皮肤异常表现,必要时还需对其他部位的皮肤进行检查,可帮助医生作出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

1、皮肤真菌镜检及真菌培养

有助于手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基因检查

有助于寻常型鱼鳞病、先天性掌跖角化病等疾病的诊断。

3、斑贴试验

有助于明确患者有无皮肤过敏情况,还有助于筛查存在哪些过敏原。

病理检查
必要时医生会取患者手部皮肤部分组织制成标本,然后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对手干裂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意义,如患有寻常型鱼鳞病时,检查可显示角化过度、颗粒层减少或消失,电子显微镜下颗粒层内透明角质颗粒形成不良且小,前聚丝蛋白和聚丝蛋白减少;患有先天性掌跖角化病时,显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和棘层增厚,真皮浅层可有轻度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职业、既往患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生活史,以及手干裂的表现特点,如症状开始的时间、发展情况、有无疼痛等伴随症状,再结合病理学检查、皮肤真菌镜检及真菌培养、基因检测、斑贴试验等相关检查结果,多可明确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机体是否存在手癣、湿疹、寻常型鱼鳞病、先天性掌跖角化病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手癣

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感染引起。常继发于脚癣,多始于一侧手指间或鱼际,手掌局部有边界明显的红斑脱屑,皮肤干燥破裂,甚至整个手掌皮肤肥厚、粗糙、破裂、脱屑,也可见水疱或糜烂。自觉瘙痒,也可瘙痒不明显。单手先发,可逐渐蔓延至另一手。

2、湿疹

手部湿疹的皮损呈亚急性或慢性湿疹表现,常对称分布。多发生于指背及指端掌面,可蔓延至手背和手腕部,表现为境界不清或呈小片状皮损。慢性病程时可浸润肥厚,因手指活动出现皲裂。甲周皮肤肿胀,指甲可变厚而不规则。手部湿疹也可发生于掌侧,具局限性,但边缘不明显,多粗糙,有小丘疱疹、疱疹及浸润肥厚,冬季常开裂。

3、寻常型鱼鳞病

皮肤损害像“鱼鳞”或“蛇皮”样,呈多角形或菱形,中间附着,边缘上翘。手纹和脚纹多、深、乱,手掌和脚掌的皮肤粗糙,甚至形成很厚的角质斑块,干燥环境下角质斑块容易皲裂,引起疼痛。还可有毛囊角化丘疹,一般出现在上臂和大腿的伸侧。

4、先天性掌跖角化病

先天性掌跖角化病有家族史,多于婴幼儿或青年期发病,主要表现为掌跖皮肤粗糙、增厚性斑块、丘疹,易发生皲裂,引起疼痛。

治疗

预计治疗
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找到病因,然后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医生会根据所患疾病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通常使用外用药物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原发病得到积极治疗后,手干裂症状也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治疗方法

1、手癣

(1)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琐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

(2)手部因经常水洗,所以局部搽药次数应增加,特别是洗手之后要加搽软膏或霜剂。

(3)病程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加口服灰黄霉素、酮康唑或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治疗。

(4)甲癣和手癣互为传染源,应予以同时治疗,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

2、湿疹

(1)内用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可用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等,有继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2)外用药物治疗: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等;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进行皮损内注射。

3、寻常型鱼鳞病

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和促进正常角化,可以通过每天对皮肤的护理来明显减轻皮肤的症状(主要是对皮肤的保湿)。鉴于口服药物的副作用,一般仅对于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维生素A、维甲酸以及甲氨蝶呤缓解症状,有感染可外用抗菌素软膏。

相关药物
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琐辛搽剂、复方苯甲酸软膏、尿素脂、灰黄霉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维生素A、维甲酸、甲氨蝶呤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