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肢体无力

肢体无力(limb weakness)是临床上常见的主诉之一,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手脚没劲,多由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萎缩、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多种原因造成。生理性肢体无力多在休息和补充营养后可恢复,病理性肢体无力则多不能自行恢复正常。

英文名称

limb weakness

其它名称

肌无力、乏力

主要病因

可由生理性因素、药物性因素、毒性反应、多种疾病等导致

常见症状

肢体软弱无力、肌肉萎缩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激素水平测定、X线、CT、核磁共振(MRI)、B型超声、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诱发电位检查、肌张力检查、肌肉维度测量

发病部位

下肢,上肢

就诊科室

骨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急诊科

症状

典型表现
肢体无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软弱无力、乏力、易疲劳,少数发生肌肉萎缩,多伴随疼痛、压痛等症状。

原因

总述
肢体无力的病因复杂多样,可由生理性因素、药物性因素、毒性反应、多种疾病等导致,通常明确病因,对肢体无力的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症状起因

1、生理性因素

睡眠不足、盐分摄入不足、过度疲劳、应激状态等生理性因素可导致肢体无力,未见明显病理性器官组织损伤。

2、药物性因素

酒精、镇静药、安眠药、抗抑郁类药物、消炎镇痛药等都可能造成肢体无力的副反应。

3、毒性反应

重金属、药物、一氧化氮等中毒可导致肢体无力的症状。

4、疾病因素

(1)精神性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慢性焦虑等精神疾病或心理因素可导致肢体无力。

(2)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心内膜炎、肝炎等可导致性肢体无力。

(3)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弱或亢进。

(4)血液系统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都能导致肢体无力,当人体发生贫血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降低,血细胞携氧能力下降,便出现肢体无力的症状;白血病病人因同时存在贫血,故亦常感肢体无力。

(5)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也存在肢体无力的症状。

(6)消化系统疾病: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或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营养和热量供应不足,都是导致肢体无力的原因。

(7)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炎。

(8)心血管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引起心脏缺血损伤,可导致肢体无力。

(9)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

(10)神经系统疾病:由于神经压迫或损伤造成的失用性肌肉萎缩和各种因素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发生障碍,均呈现肢体无力的状态,如重症肌无力、椎间盘突出、急性脊髓炎等。

(11)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障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分泌不足,可导致肢体无力,多见于产后大出血引起休克而致的席汉氏综合征。

(12)肌肉萎缩: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

(13)骨骼及关节病变:骨骼及关节疾病常可引起肌肉损伤或病变,从而出现肢体无力,如骨关节炎、骨折等。

(14)肿瘤:早期恶性肿瘤患者可出现肢体无力的症状,部分颅内肿瘤压迫神经可导致其所控制的肢体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无力。

常见疾病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结核病、心内膜炎、肝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贫血、白血病、哮喘、慢性肾炎、脑卒中、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重症肌无力、椎间盘突出、急性脊髓炎、恶性肿瘤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患者突发肢体无力,长时间不缓解;

2、伴有严重肢体创伤;

3、伴持续加重的呼吸困难;

4、伴剧烈头晕头痛、失语、偏瘫、视力下降等症状;

5、伴意识障碍、昏迷等危急症状;

6、存在药物或有毒物质中毒情况;

7、出现其他危急病症。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送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长期或反复出现肢体无力症状;

2、伴肢体进行性肌肉无力、疼痛、萎缩等表现;

3、伴肢体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

4、伴肢体肿胀、畸形、活动障碍;

5、伴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

6、目前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者,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对于病情稳定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就诊科室。

1、神经内科:怀疑是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出现肢体无力的患者,可在神经内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2、骨科:怀疑是由骨骼肌肉病变等导致的肢体无力患者,可在骨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3、其他:肢体无力的病因较多,若怀疑为糖尿病所引起,可在内分泌科就诊;若怀疑为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所引起,可在血液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肢体肌张力进行相应的检查,为了方便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出现肢体无力的症状的?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您肢体无力的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4、除了肢体无力外,还有其他症状吗,比如疼痛、乏力等?

5、有贫血、糖尿病等病史吗?

6、颅脑、骨骼、甲状腺既往有过什么疾病、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7、平时生活习惯怎么样,有吸烟酗酒、熬夜、睡眠不足吗?

8、近期有使用什么药物吗,比如安眠药等?

9、近期有进行什么剧烈的体育运动吗?

10、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11、来本院之前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就诊?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肢体无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

预计检查
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肢体无力的严重程度,并初步推测机体可能存在病变,然后再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检查等,进一步详细了解机体的病变情况。各项检查结果对肢体无力病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体格检查
重点是评估肌力,检查双侧主要肌肉的肌力。检查时,确保患者保持合作,如果患者诉疼痛,应减弱或停止检查,然后使患者尝试再次做运动。应注意患者优势一侧的上肢、手、下肢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强于非优势一侧,除检查单个肌肉外,还要检查所有主要关节的活动度(肩、肘、腕、髋、膝和踝关节),以及受累区域的感觉功能及双侧的腱反射。
实验室检查
包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检查。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CT、核磁共振(MRI)、B型超声等,不仅可检查肌肉、关节组织的病变情况,对颅脑疾病、肿瘤、肝肾疾患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意义。
其他检查

1、新斯的明试验

医生将给患者肌肉注射新斯的明,20分钟后肌无力症状明显减轻为阳性。可用于明确是否有重症肌无力,或其他神经和肌肉接头处病变的疾病。

2、其他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诱发电位检查、肌张力检查、肌肉维度测量等对肌肉萎缩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既往患病史、生活史、用药史、毒物接触史,以及肢体无力的典型表现和伴随症状,再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多可作出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是否存在贫血、椎间盘突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重症肌无力、骨关节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贫血

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和乏力。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可暂时减轻。相关症状和体征有苍白、心动过速、感觉异常和出血倾向。

2、椎间盘突出

压迫神经根导致肌无力、失用,最后导致萎缩。早期症状是严重的下背部疼痛,可放射到臀部、腿和脚部,通常在一侧。也可发生反射减弱和感觉改变。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可表现为可逆的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萎缩。常见的伴随症状有肌肉挛缩,畏寒,虽然食欲减退体重却增加,精神迟钝,皮肤干燥、粗糙,颜面部、手和脚浮肿,听力和平衡感受损和心动过缓。

4、重症肌无力

渐进性骨骼肌无力和乏力是此病的主要症状。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特征是睡醒时轻,白天加重。可有轻度的闭眼、上睑下垂和复视,面无表情、面具样脸,咀嚼和吞咽困难,鼻腔液体反流伴鼻音过多,颌下垂和点头,呼吸肌受累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5、骨关节炎

这种慢性疾病可引起进行性肌肉失用和肌无力。肌无力导致肌肉萎缩,表现为肢体无力的症状。

6、脑卒中

根据损伤部位和范围,脑卒中可引起对侧或双侧上肢、下肢、面部和舌头的肌无力,可能进展至偏瘫和萎缩,相关表现有发音困难、失语、共济失调、精神性运动不能、失认和同侧的感觉异常或感觉缺失、视觉障碍、意识水平的改变健忘、判断力减退、人格改变、肠和膀胱功能障碍、头痛、呕吐和癫痫发作。

7、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见的导致肢体无力的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其他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而有之导致的糖代谢失常,高能磷酸键减少,负氮平衡,失水及电解质失衡等原因,故易疲乏,导致肢体无力,且有口渴、消瘦、多食、多尿等症状。

治疗

预计治疗
治疗前要首先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通常生理性肢体无力无需特殊治疗,若因病理因素导致,则应及时去除病因,并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病变情况,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通常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肢体无力症状可逐渐好转。
治疗方法

1、对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应给予特异性治疗。

2、对于内分泌缺陷患者,给予激素替代治疗。

3、对于慢性病患者,应加强器官功能的干预或纠正其伴发的代谢紊乱。

4、对于药物引起的肢体无力,用其他药物替代或停用药物。

5、对于肌肉萎缩的患者,应注意营养的补充,在医生的建议和帮助下,进行规范康复运动治疗和强调肌肉协调性训练。

6、生理性肢体无力的病人,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调配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防止骨骼肌疲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

预防措施

1、合理调配饮食结构,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2、忌强行进行功能锻炼,因为强行功能锻炼会导致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3、避免外伤,防止神经损伤引起肢体无力。

4、合理锻炼,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合理选择药物,避免药物使用失当或由药物副反应引起的肢体无力。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