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髌阵挛

髌阵挛(patellar clonus)是一种病理神经反射。使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拇指与示指控住其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快速连续推动数次后维持推力,若股四头肌发生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即为阳性表现,多见于锥体束病变。

英文名称

patellar clonus

主要病因

椎体束病变

常见症状

髌骨上下移动、节律性跳动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肌电图、脑电图

发病部位

膝部,下肢

就诊科室

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无特发群体

症状

典型表现

髌骨出现上下移动、节律性跳动。患者可伴下肢发沉、行走困难、步态摇摆等表现。

原因

总述

髌阵挛主要由锥体束损伤而引起,常见于脑肿瘤、脑出血、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疾病。此外,腱反射的增强也可能导致髌阵挛。

症状起因

常见于锥体束损伤,如脊髓型颈椎病、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脊髓侧索硬化症、延髓性麻痹等疾病。此外,在任何有腱反射增强的场合也可出现髌阵挛。

常见疾病

脊髓型颈椎病、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脊髓侧索硬化症、延髓性麻痹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突发的瘫痪、言语困难、发声困难、进食困难等。

2、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下肢发沉、发麻,下肢肌肉发紧。

2、行走困难,抬步慢,不能快步走,步态摇摆,不能跑步,不能跨越障碍物。

3、有胸以下皮肤感觉减退、胸腹部发紧,感觉像被束缚着。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髌阵挛是一种病理神经反射,医生通过神经内科专科查体发现,患者多因上述情况就医。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

3、就医时最好穿宽松的裤子,方便医生对髌骨进行相应的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怎么发现自己有髌阵挛的?从发现到现在多长时间了?

2、您的髌阵挛是发生在一侧髌骨还是两侧?

3、您是否伴随下肢发沉、行走困难、步态不稳等症状?

4、您之前有过类似的情况吗?什么原因引起的?

5、您既往有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吗?

6、您是否有脊髓型颈椎病、脊髓侧索硬化症、延髓性麻痹?

7、您有高血压吗?如果有,平时吃降压药吗?

8、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9、您平时喜欢喝酒吗?

10、您在其他医院治疗过吗?用的何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什么是髌阵挛?导致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吗?

4、我需要住院吗?

5、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症状最有效或比较好?

6、治疗过程中有风险吗?

7、能治愈吗?我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吗?该怎么预防?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影响我的治疗效果吗?

9、我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病变情况。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X线、CT、MRI或脑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必要时,还可做血常规、脑脊液等检查,了解有无感染。

体格检查
使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拇指与示指控住其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快速连续推动数次后维持推力,观察髌骨是否出现上下移动、节律性跳动。两侧对比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或感染。

2、脑脊液检查

有助于判断否存在炎症、出血、肿瘤等病变。

3、血液电解质检查

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疾病。

影像学检查

1、X线

能够显示颈椎生理前曲消失或变直,还可发现其他畸形和病变。

2、CT、MRI

不仅可以对头颅部位检查,有助于颅脑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还对于韧带、椎间盘、脊髓、脊椎等部位的检查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3、脑血管造影

可显示脑血管的位置、形态及分布等,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检查

肌电图、脑电图:对肌肉和神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意义。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排查是否存在脊髓型颈椎病、脑梗死、延髓型麻痹、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脊髓型颈椎病

患者先出现下肢双侧或者单侧发沉、发麻,随之出现行走困难,下肢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步走,重者明显步态蹒跚,不能跑步。双下肢协调差,不能跨越障碍物。除了四肢症状外,还有胸以下皮肤感觉减退、胸腹部发紧,也就是束带感。四肢肌张力升高,严重者活动可诱发肌肉痉挛,检查可见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活跃、亢进,出现踝阵挛、髌阵挛、巴彬斯基征呈阳性。

2、脑梗死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有多种类型。如当大脑前动脉闭塞,非近段闭塞时,出现对侧偏瘫,下肢重于上肢,有轻度感觉障碍,优势半球病变可有Broca失语,可伴有尿失禁(旁中央小叶受损)及对侧强握反射等。深穿支闭塞,出现对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内囊膝部及部分内囊前肢)。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双下肢瘫痪,尿潴留或尿失禁,及强握等原始反射。当梗死引起锥体束病变时,可能会出现髌阵挛。

3、延髓型麻痹

主要表现为言语困难、发声困难、进食困难。先后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消失和咀嚼无力等进食困难的复杂症状。

4、脊髓侧索硬化症

又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病变性疾病,即运动神经元病。常见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以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为明显,双手可呈鹰爪形,逐渐延及前臂、上臂和肩胛带肌群。随着病程的延长,肌无力和萎缩扩展至躯干和颈部,最后累及面肌和咽喉肌。少数病例肌萎缩和无力从下肢开始,常表现为足背屈力弱。受累部位常有明显肌束颤动、肌肉萎缩,同时伴有腱反射活跃或亢进,Hoffmann征阳性、Babinski征阳性。患者可有麻木等主观感觉。

治疗

预计治疗
髌阵挛的治疗首先应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病因进行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所致的髌阵挛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脑梗死所致的髌阵挛可采用吸氧、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等方式;运动神经元病所致的髌阵挛主要采取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等。
治疗方法

1、脊髓型颈椎病

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不同的疗法可达到不同的目的。如推拿按摩可使局部痉挛获得缓解;气管推移训练能使颈前路手术顺利进行。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颈椎牵引疗法、制动法、理疗、家庭疗法、推拿按摩、针灸和穴位封闭以及药物疗法。

(2)手术治疗

当颈椎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采取手术治疗方可中止对神经组织的进一步损害。颈椎病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减压、内固定、融合、颈椎前路手术、侧前方手术以及后路手术。

2、脑梗死

脑梗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

(1)一般治疗

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调控血压、控制血糖、降颅压治疗及对吞咽困难、发热、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治疗。

(2)特殊治疗

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出血转化的治疗及外科或介入治疗等。

3、运动神经元病

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各种非药物治疗。本病致病因素可能多样且相互影响,故其治疗必须是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

(1)病因治疗

目前的发展方向包括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新型钙通道阻滞剂、抗细胞凋亡、基因治疗及神经干细胞移植等。

(2)对症治疗

包括针对吞咽、呼吸、构音、痉挛、疼痛、营养障碍等并发症和伴随症状的治疗。如吞咽困难者应鼻饲饮食或经皮胃造瘘保证营养;有呼吸衰竭者可尽早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等。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